过了三十五岁生日,感觉人生已走完一半。并没有应那句“三十而立”的箴言有所建树,但好在每当遇到人生的叉路口时,都有一位贵人出现,帮我指点迷津,没让我的人生道路走偏。
(一)张东霞老师——吃苦耐劳
张东霞老师是我的古筝启蒙老师,她的人生经历深刻体现了“吃苦耐劳”四个字。张老师老家在洛阳,刚来郑州时一无学历,二无背景。在郑州这三十年,张老师当过药厂的工人,幼儿园的老师,饭店的服务员,医院的导医,带小孩的保姆,杂货铺的老板,教古筝的老师......在最难的时候,她一天打三份工,一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边打工边用挣来的钱学习,考下了河南大学汉语言专业的本科,还拿下了古筝十级证书,为她后来当老师打下了基础。现在她开了家午托班,在郑州也算扎下了根,孩子很懂事,这几年房子和车也有了。
现在,网上到处是一些教人快速发财的帖子,好像踏踏实实,吃苦耐劳的人只有劳碌的穷命似的。但张老师的经历却很好地证明了一点,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吃苦耐劳”就是你的通行证。
(二)张林老师——谦虚
张林老师是我在本源书院学书法时的教课老师,刚见张林老师的时候,只觉得这个老师说话声音挺轻的,脾气也特好,我们班上的一些学员让他给写幅字挂客厅什么的也从不拒绝。有天,班里一个学员要张老师帮她写一副隶书的“香远益清”。张老师没听清,我以为老师不知道这四个字,就说“香远益清就是香气飘的很远,也依然很清新的意思。”张老师听了,笑笑,也没说什么,把字写好交给了那个同学。我上课一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报了书法班去了两次就不去了。
过了一个多月,那天不知怎么晃去书院了,看到张老师在给大家讲汉字的起源以及转化,从甲骨文讲到篆书到隶书又到楷书。我一下子楞了,后来才知道张林老师原来是古汉语专业科班出身,他的老师更是古汉语专业方面的权威。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香远益清”这四个字的含义,那次只不过是我在那班门弄斧而已。其实,那个时候我刚从北京上学回来,也许见过的牛人多了,也误以为自己就是牛人了。这件事给我浇了盆冷水,才明白自己就那半瓶子的知识还敢显摆,真是成了一个笑话还洋洋得意呢?
生活中有能力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民间才是藏龙卧虎之地,所以我们还是要谦虚一点,你自以为的那些实力在更有实力的人面前不过是个笑话没说而已。
(三)小边老师——持之以恒
小边老师原名边永欢,因为年纪比我小,所以我称他小边老师。我的学习情况跟别人有点不太一样,当年初中毕业,因自己身体不好,父母担心三年高中我会熬不下来,就采用了一个曲线救国的策略:让我先去上了内部的中专,毕业分配到单位后,又去北京停薪留职上的大学。但没有高中底子,在北京根本跟不上。在北京没少报班,前后也请了不少家教,小边老师是其中的一位。那时我已经回来,本科还有几门基础课没过,小边老师帮我补的是物理和复变函数。在他带我的一年时间里,只有一次上课时间和他的考试冲突停了一次以外,其他时间都是正常上课,而且小边老师从没有迟到过。有一次上课,我见他一只手捂着肚子,问他怎么了,他说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疼,我说你赶紧去医院啊,他说昨天已经去过了也输过水了,我说肚子疼就不别上了,你回去休息吧。他说姐,这点疼算啥啊,男孩子连这点疼都受不了,那将来还能做成啥事了啊。这件事让我很佩服他,后来我渐渐也不迟到了。
在我所请的家教里面,小边并不是讲课最好的,但却是最有韧劲的一个,他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会坚持到底。而且他同时也很有原则,我以前不想上课了,打个电话给老师找个理由就不去了,但在他这不行,必须得上,你可以晚到,但不能不上。在他带我的一年中,我的坏习惯改掉不少,可惜他如果能再带我一年,把我刚养成的那些好习惯稳固下来就好了,可惜他后来要去北京读博,没法再带我了,我好不容易形成的习惯也消散了。
小边老师这种要强的个性和我父亲年轻时倒是很像,我当时觉得这孩子日后不可限量,目前看来也确实如此,他28岁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工作,两年间买房买车娶老婆全部搞定。
(四)我的父亲——战胜自己
以前传说中的父亲是才华横溢,品行高尚的。不过我小时候一年就见父亲两次,只觉得他很穷,邻居家的姐姐有好吃的好穿的,我每年就只有他从北京带回来的冰糖葫芦吃。后来去北京读书,听父亲的旧同事说父亲当年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这个我不太清楚,虽说后来父亲调了回来,不过忙于工作也很少见面。不过他的历史确实很好,我在书上看了一些东西来和他讨论,不但书上说的他知道,书上没有说到的他也知道,后来看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和我父亲说得不差上下。说到品行,当年父亲大学的同班同学在上大学以后,基本上都把老家订的亲事给退了,但我父亲一直没退,上完大学留校教书,把我母亲接到北京,在学校举行了结婚仪式。
不过我真正了解父亲倒是他退休之后,父亲退休之后在家时间长了起来,我们相处的时间才多了起来。有一件事情让我对父亲刮目想看,那时母亲也退了休,他们经常回老家看奶奶和姥姥,父亲觉得有个车回去也方便点,所以就去驾校学车。学过车的人都知道,排一上午的队也就摸那么一两把。父亲想多学会儿,就去和教练商量。在给教练塞了些红包后,教练暗示我父亲中午那会儿人少,他可以来练车,于是大半年的时间父亲中午都在驾校待着。但是我想说的是,父亲从在大学当老师起,就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这个习惯已经伴随了他整个的职业生涯,中午一吃完饭,必须眯一会儿,这个时候就算是我妈也不能打扰他。但是为了学车,父亲在60多岁的年纪可以克服自己已经养成三十多年的生活习惯,而且坚持了大半年,直到把驾驶证拿下了为止,这份毅力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父亲从一个农村的贫家子,走到今天社会中层的位置,不是没有原因的。
(五)母亲——朴实
母亲年轻时最大的特点是漂亮,当年在北京举行婚礼的时候,爸爸的同事都说:“顿老师,你的太太好漂亮啊,河南的女孩都这么漂亮吗,你让你的太太也给我们介绍几个河南的女孩子吧。”姥爷对母亲的教育是“生活上跟人家干哩好哩比,生活上跟人家条件差哩比”,所以订婚后,母亲从没有向父亲要过东西。也许正应了“莫欺少年穷”这句话,父亲后来上大学、留校、调回来从政,连续跨越了几个社会阶层,母亲也成了大家羡慕的官太太。但她还是习惯把牙膏盒,纸箱子攒起来,等差不多了,逼着我父亲出去借辆三轮车把这些废品拉到废品收购站卖掉。有次我父亲拉着废品还没出小区门,正好碰到一位下属,人家走过来问:“顿局长,你这是要干嘛去呀”弄得我爸不知该说什么好。
有次父亲以前的一个学生来家拜访,对我说到:“你爸是个好人,你妈也是个好人,要不然以你们家这种情况,他俩谁有点外心思,你们这个家就散了”。也确实是,到了三十五岁,也看了不少的聚散离合,发现这个社会对漂亮的女孩真的是有太多的诱惑,加上女孩天生有点虚荣心,很容易把控不好自己。好在母亲朴实,父亲认真负责才保证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完整。
好了,就写到这把。以上这些人有我的亲人,也有我的老师,他们用自己优秀的品质给我树立了一个个好的榜样。虽然我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是有这些标杆作为指引,人生不会走错方向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