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经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解】①昼寝:有数说:一谓白昼睡大觉;一谓入夜始当居寝室,而宰予白天留居寝室里;一谓昼当作画,宰予画(或装饰)其寝室。当从前说为是。②粪土:秽土,尘土。杇:本是饰墙之泥刀,引申为粉刷。③与:同“欤”,语气词。④诛:责备。意谓对于宰予这样人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无语了。④于予与改是:与,同“欤”。是,指上文听其言而信其行。意谓因宰予这件事而改变了态度。
【试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木头雕琢不得,剥落侵蚀的墙粉刷不出来了!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孔子又说:“我对人,开始是听他说什么便相信会怎么做。现在呀,听了他的话,倒要考察下具体行为怎么样。是从宰予这让我改变了看法。”
【新论】本章也是孔门的公案,昼寝是不是白天睡觉或留卧室?有的说这个昼字不是白天,而是“書”“畵”(书画)之讹,因为他藻绘盛饰寝室,所以受到老师责骂。或者说,看见宰予画卧室,就告诉他一些关于房屋的常识,并没责骂之意。
《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宰予问孔子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的事,孔子说他想一天听遍古代的事,有点急躁。宰子用孔子的话“小子无有宿问”(不留过夜问题)来顶嘴,孔子只得一一解答。改天,他把孔子的话告诉别人,别人又传到孔子那里,最后孔子说:“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言语取人,于予邪改之。”本来想通过脸色判断人,从澹台灭明那改变了想法;想凭言语取人,因为宰予改变了想法;想凭容貌取人,从颛孙思那里改变了想法。”宰子听这么说,吓得不敢见,估计就躲在屋里睡觉。
一个常识是,有灰尘的地方,新泥即便抹上去,也结合不了。是说天生基底不好,就没办法了吗?后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牵强了一种说法,“学莫乎先于立志”,不在于身形气体强弱,而是在于是不是能立志。立志就进于精明,就是木有了质,墙有了基,可以施加雕刻粉刷之功夫了;不立则趋于昏悄。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此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
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知而不行,犹无知也。我也经常在小事上雕琢,却少有大的视野,也在局限中,未跳出圈外,其实并没有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