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发布《某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已传达至部分学生与师生。
吐槽归吐槽,绝大多数班级群在家长和老师的努力下,氛围还是很温馨的。那么,如何做班级群里的家长呢?
家长群的成立初衷
家长群的成立初衷是建立「家校联系」:现代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全方位的开放性社会活动,孩子们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任何一方面薄弱都会使教育产生内耗。
而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因此「家校联系」便至关重要,及时沟通交流以便相互知晓理解,达成共识方能形成教育合力。
▶ 有助家长了解孩子
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有助掌握孩子更深层次的状态和情绪。从而针对孩子的实际问题,得到一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 有助老师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等各有差异,这些差异背后的环境因素与家庭密不可分。家长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而方便开展针对性教育。
「家校联系」要有规则
「家校联系」要有规则,注意边界:学校是在明确社会分工下的产物,社会对教师身份的认同也建立在该职业的专业程度上。
家庭与学校的不同分工,构成教育生活的两极,双方应该也必须有着不同的行为策略和教育侧重,而不能互相转移教育范畴。
有的家长在群内晒娃求关注;有的家长过度示好老师点赞刷屏;有的老师随时在群内点评作业公布成绩,让家长“压力山大”。
而一些老师对家长群也颇有怨言,表示有的家长不分时间、事无巨细地“@”自己,感觉随时都在上班。
于是小编认真的看了网上的几个帖子,我们忍不住的笑出声来,这哪里是“戏精”,只有“蠢货”家长才会在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群里,大展自己的“拍马屁”功夫。
看完了大家分享的“戏精”的表演,总结出这样的几点“蠢货”的几个典型特点:
1.在群内给老师发红包,点名老师收款。
2.老师在群内布置任何作业,说任何话,立刻在群内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感恩。
3.隔三差五在群内发一些“感恩的心”之类的段子,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4.老师要求孩子记作业,不少孩子自己记不住,家长在群内一遍一遍的问。
5.孩子的某个作业不会写,在群内一次次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在群内给讲解。
6.和老师沟通,在群内不断的发语音。
7.孩子的任何小事不断的在群内发照片、发小视频。
……
于是,回到微信家长群,或许可以通过一套规范的「群规」来消除冗余内容。比如:
确保家长群建立时的初衷,才能真正起到沟通平台的作用,为孩子共创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以下部分观点是在得到熊在行老师的《关系攻略》专栏看到的,很有用,小编特来分享:
需要敲黑板的:
如果你觉得“家长群”是个让你和其他家长沟通的地方,那真是天大的误会。在孩子上学期间,你真正需要帮助他维护的、最重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领导家长群的核心力量,其他的人,再活泼撑死是个“群红”,你在同学、校友或者各种爱好群里向积极活泼的成员靠拢的规则,在家长群里都是失效的。
老师同样也受“凡人三原则”的控制,大多数的老师,最高目标就是:我不故意找你的麻烦,你也别故意找我的麻烦,和平共处。
我们都理解家长想要让老师从自己有限的精力中多分出那么一部分,留给我们的孩子的心情。既然要麻烦别人,下面这些事我们能不能自身先做好。
微信群主要是一个发通知的地方,年级越高,这个趋势就越明显。换句话说,孩子在成长,老师在变化,家长也要跟着适应。
不要用小学老师的表现来对比你孩子的初中班主任,你会被当场羞辱,而且—— 根本没有人会帮你。
不同阶段,教育重心不一样。
天底下所有的老师在家长群发完通知之后,都会默认群里所有的成员看到并记住了,哪怕你万年潜水也一样。
看到通知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收藏并转发给自己的孩子。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在家长群成立后的第一时间声明自己的管理风格,牢牢记住这些话, 跟着老师的套路起舞,而不是被别的家长牵着鼻子走。
家长群像一个广场,公开质疑会被看做挑衅。
无论如何,从你的孩子踏入校门的一刻起,他就要开始遵守学校的规则,你们的家庭规则已经失效。有不同意见不要轻易挑衅,毕竟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你的当务之急是接触和了解孩子的新班主任 ,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会是更好的选择。
敲黑板:
尤其,千万,务必不要建那种包含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各班家长的几百人大群,特别是没有老师的纯家长群。
你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家长,根本驾驭不了这样的力量。
这种群往往会成为各种小道消息流传的重灾区,要知道,群内的信息一旦涉及违法内容,群主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如果酿成了群体事件,管理员可能会被拘留甚至负刑事责任。
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是靠私下的单独沟通建立起来的。
希望尽快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说事儿”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1. 最好的时机是家长群里人比较多了,老师第一次发通知的时候。他在看手机,发送好友申请之后能及时通过,接下来很可能也有和你聊几句的时间。
2. 加之前,先在群里询问一下通知的细节,只要老师回复,公开交流就可以打住了。
他已经认得你的头像,知道你是班里的家长,接下来发送申请,表明身份即可。
3. 老师通过了你的好友请求,除了问候,要记得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简单介绍自己的孩子。特长什么的,简单提点,不要长篇大论,没完没了。
可以去真诚地谈下,孩子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哪种情况下容易情绪失控,这样既让老师更了解您的孩子,也帮助老师减轻工作负担,避免遇到这种情况无从下手。
能在第一时间把对孩子真正好,对老师工作也有帮助的情况告知的家长,会被看作是一个体贴的、可以沟通的人。
不过以上的交往,都请记住,老师也有下班时间,请尊重老师的私人空间。你也不希望陪孩子的时候继续处理工作吧。请理解很多老师的辛苦,以及“我走娃未醒,我归娃已睡;为师已无憾,为父(母)心有愧”的处境。
其实大部分老师对家长的要求只有三句话:
做到这些,比送什么礼物效果都好。这些话,家长群的朋友们该早知道~可惜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
各位老师、家长,你对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公约怎么看呢?如果要你起草建设公约的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给我们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