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镰刀(七)

“别以为我是来赶饭口的,我更不愿意掺乎你们结拜姐妹这些事。大队部要成立一支铁娘子生产小组,就以你们妇女生产小组为基础,需要两个能干的小组长,大胖娘们算一个。本来都在为另一个发愁,结果通过小琴她俩割麦子比赛,大队长一锤定音,让我来找强子说说,人家强子这些年没在部队白待,讲究个民主,让小琴自己做决定,他不管怎么样都会全力支持的。”酒足饭饱,李老栓说明了他这次的来意,看着大伙儿都不吭声,就问母亲:“这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现在当着大家的面问问你,愿意参与铁娘子生产小组吗?愿意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干吗?”

这时候母亲才知道李老栓找父亲的原因,稍微寻思了一下,咬了咬嘴唇,笑着说:“我这什么也不会呀,要说跟着胖姐干,也没有啥,指哪儿干哪儿就好。”

“那你这就算点头同意了?”李老栓还是不放心地问。

“同意了,我愿意和大家伙儿一起干。”母亲看了看父亲微笑的样子,坚定地答应了。

“这次可跟以往不同,公社要树红旗的,人员我会挨个儿地找,明天就要上麦田,不再是原来那些鸡零狗碎的任务,要跟男人们飙上劲,要比出一个真正的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吃饭也要在队里,我单门抽出强子来,让他放开了网鱼,这么苦重的活没点油水可不行,明天的猪油也会送过来,生产队的大锅饭就正式开始了。”看着母亲答应的很痛快,李老栓说完站起来,冲着父亲招了招手,两个人就走出了屋子,留下母亲她们几个女人继续嘻嘻哈哈地热闹着。

父亲当晚就没有回家,他要准备明天全生产队都要吃的鱼。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也就是需要熬夜下水,相比第二天母亲她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要轻松点。

母亲跟大胖娘们为谁来当铁娘子队的正队长而推脱起来,两个人刚刚认了干姐妹,谁也不愿意当这个正队长,最后还是王奶奶说话,母亲是才嫁过来的,毕竟跟大家还不算太熟悉,就由大胖娘们来掌舵,她就需要把那左手镰刀用好,战胜那帮看不起她们的老爷们儿就行了。

第二天,这是突击完成任务的最后一天,也是生产队第一次开始大锅饭。果然新气象,多出来许多面鲜艳的红旗,尤其是上面写着铁娘子三个大字的红旗,迎风招展,格外醒目。唯一让母亲有点不高兴的是,一帮老爷们还在笑她们,有的嘻嘻哈哈没点正经的样子,有的甚至流露出不屑的目光。这也让母亲暗暗下了决心,一会儿割麦子的时候,说啥也得让他们见识见识自己的左手镰刀。

男人们有力气这不假,但是不如女人们有耐力,上午饭送到了地头时,男人们还领先一大截子呢。母亲吃饭的时候,开始给大家伙鼓劲,说等吃完了饭,稍微歇一歇,再干的时候,一定要超过他们。

果然,母亲和大胖娘们跟老爷们儿飙上劲了。她们互相鼓励着,全都学着母亲割麦子的时候,嘴里数着一、二、三,回身放下麦子,再回过身来,继续数着一、二、三,就这样有节奏地,频率很高,速度很快,到底在最后时赶上了老爷们。

李老栓才是真正的好村干部,遇见事总是能动脑筋。为了不打击老爷们儿的积极性,在运输最后一车麦子到打麦场时,故意让负责运输推车的张嫂她们放慢了速度,等了等老爷们儿那最后一车,两辆车并驾齐驱地同时到达打麦场,就说铁娘子队对跟老爷们儿打了个平手。

铁娘子中有几个妇女不理解,刚要吵吵,就看见李老栓不住地使眼色要大家都别吭声。其实,老爷们儿心里最清楚了,这是给他们留下了天大的面子,也让他们在自己媳妇面前不至于太丢人。真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老爷们儿输了,弄不好还会引起家庭纠纷,遇见那暴脾气的,恼羞成怒地跟媳妇干起来,影响了家庭和睦,岂不是更麻烦。

不过,再往公社报告时,李老栓还是照实里说了,把母亲的左手镰着实地夸奖了一番,说今年年底的劳动模范和劳动能手,说破大天也得给自己生产队一个,他要把母亲推向公社,甚至于向全县宣传。

李老栓这是为母亲在争取荣誉,没想到公社早就有推出几个模范妇女的想法。领导当即拍板,说小王庄还有一块麦田没有收割,现在就传达下去,各村各生产队,分别派出两名能干的优秀的妇女,明天一大早都去小王庄集合,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到底有多厉害,一上麦田就都明白了。

李老栓大喜,立刻跟生产队长说了这事儿,两人一合计,就由他带着母亲和大胖娘们,明天去小王庄一展身手。这机会太难得了,这次不但母亲可以扬名整个公社,李庄村也会把面子挣得足足的,他们这些基层领导,也会跟着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往上爬一个台阶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李老栓趁着还没有吃晚饭,一个蹦子窜到生产队临时的大食堂,下令给母亲和大胖娘们准备最好的食物,别人吃粗粮,要给她俩吃白面烙饼,吃完后谁也不能打扰她俩,让她们吃好休息好,明天要去外面战斗,他这个专门搞后勤的,绝对不能掉链子。

不仅如此,李老栓又亲自找到母亲和大胖娘们,出去比赛,首先得帮助她们度过心理关,决不能“耗子扛枪窝里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让母亲和大胖娘们放心,他是知道的,整个县里,根本找不出一个能像母亲割麦子这么快的女人,就算大胖娘们,在全县妇女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大胖娘们就是那种有点上不来台的女人,母亲听了李老栓的话,根本没往心里去,不就是割麦子嘛,爱谁谁。大胖娘们却慌了,有点要退缩的意思。好在母亲也劝她,李老栓更是做思想工作的高手,几句话下来,就给大胖娘们树立了信心。尤其说,到时候她只管跟在母亲的身后收拢麦子,根本不用她下镰刀后,大胖娘们才答应明天一起去。

吃了晚饭,母亲就自己回家了。父亲因为在部队做过饭帮过厨,被李老栓抽调为生产队大锅饭的临时厨师之一。一切都刚刚开始,忙得不可开交,那时候条件又极其艰苦,当真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父亲和其他大师傅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给大伙儿弄吃食,都整天整宿地不回家,粮食不够,就用蔬菜野菜充数,“瓜菜代”就是那时候的发明创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伯乐第十一期【家】主题写作活动 01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
    文言明语阅读 10,443评论 59 323
  • 秋收过后,天气转凉,再没有什么重要的大活可干了。人们在地里补种一些蔬菜苗,剩下的就是等待着生产队规划沟拢水渠,大家...
    文言明语阅读 5,423评论 5 135
  • 连续两天,母亲都冲在抢收的第一线,虽然之前经过几个月的割草锻炼,但是像这样连着两天拼命,身体还是感觉特别疲乏。明天...
    文言明语阅读 5,142评论 7 95
  • 黄昏的太阳刚刚落下山,天边那几朵漂亮的云彩,就像开心的洋娃娃一样,张着肉嘟嘟的小嘴在笑。抢收的人们便各自放下手中的...
    文言明语阅读 5,293评论 6 119
  • 【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半壁江中文网,ID:疙疤秧。文责自负。】 一晃四十年前的许多个夜晚,我喜欢和小伙伴们钻进村...
    Mr卫道周阅读 7,357评论 15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