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在对成功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本书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的两种基本心态。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第二章 思维模式解析
进入一种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在其中一个个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成功需要你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证明你自己的价值;而在另一个能力可以改变的世界里,则需要你提高自己,去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只是拼图测验
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抓住了机会,但是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他们宁愿拿自己的大学里的前程去冒险。
固定型思维模式就这样将人们变成了不爱学习的人。
脑波告诉我们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会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展现出兴趣。他们的脑波显示,他们在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他们在得到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时没有展现出一丝兴趣。即使他们自己的答案错了,对正确答案也毫不关心。
只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才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选择标准之差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说,理想的伴侣应该有如下特征:
把他们放在神坛之上。
让他们感到完美。
崇拜他们。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希望与另一种类型的伴侣相处,他们的理想伴侣应该有如下特征:
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
鞭策他们变成更好的人。
鼓励他们去学习新事物。
CEO(首席执行官)综合征
CEO们面临另一个两难选择。他们可以选择一个短期战略来推高公司股价,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英雄,也可以选择长期发展计划——冒着被华尔街反对的风险,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公司打下健康的成长基础。
能力的拓展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并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还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他们的成长空间就越大。在体育界,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你可以亲眼看到人们能力拓展和自身成长的过程。
超越可能的自我拓展
有时候,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事情尽在他们掌握中的时候感到兴奋不已。
是完美无缺还是不断进取
接下来的情节还会变得更加复杂,对于这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还远远够,看上去很聪明很有天赋还远远不够。你必须接近完美,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
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来说,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如果你能力很强,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呢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现在就达到完美。
一次测验定终生
具有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学生们不仅相信这个测验可以测量一项重要的能力,而且相信——坚定地相信——该测验可以测出他们有多聪明,还可以测出他们长大后会有多聪明。
他们给了这次测验去测量他们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智力水平这样大的权力,也给了它来为自己下定义的权力。这就是每一次成功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再谈潜能
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他们会根据思维模式来进行人才选拔。
证明你很特别
当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到底想证明什么?他们想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
特殊、高人一筹、更具特权
总的来说,相信人的能力固定不变的那些人急切盼望成功,而他们在成功后感到的不仅是自豪,他们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成功意味着他们固定不变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人要强。
然而,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自尊心的背后潜藏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成功后你会变成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呢?
思维模式改变了失败的意义
失败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这对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尤其如此。
关键时刻
即使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失败也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它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然而,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一个人被失败击垮可能会是永久性的、散不去的创伤。
我的成功意味着你的失败
偷懒、欺骗和责备无法带来成功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挫折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创伤,而这种思维模式是无法提供克服这种创伤的好办法的。如果失败意味着你缺乏个人技能或者潜力,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相反,他们可能只是去尝试着修复自己的自尊。比如,他们会去找比自己还差的人。
在经历失败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尝试修复自尊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责备他人或者找借口。
思维模式与抑郁症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抑郁的程度更好。抑郁程度越深,他们就越破罐子破摔,越不会去采取行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抑郁程度越深,越会采取行动来对抗他们的问题,他们会努力确保自己完成学校的作业,更努力保持生活正常运转。他们感觉越遭,反而越会下定决心。
思维模式改变努力的意义
固定思维模式者告诉我们:“如果你需要为某事付出努力,那么你肯定不擅长做这件事。”他们补充说:“对真正的天才来说,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
《奔腾年代》
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看,这些故事展现了努力改造现状的力量——可以改变你的能力,改变你整个人。但是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眼里,这个故事讲述的不过是三个男人和一骑马的故事,他们都有缺陷,所以不得不付出加倍的努力。
加倍努力:高风险
努力后还是失败的事实会让自己找不到借口,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们最大的恐惧。
努力不够:高风险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你非常想要某个东西而且有机会去得到它,但是什么都不去做的情况下是很难想象的。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原本可以”这个想法不会让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感到安慰,反而会令他们心碎。
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当然,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也在书里读到过这样的话:成功意味着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强于他人;失败是一次机会,而不是死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但是他们无法将这句话化为实际行动,因为他们的基本思维模式——认为个人能力不可改变的这种信念——给的他们完全不同的观点;成功,仅仅意味着比其他人更有天赋,失败确实会对你做出评判,而努力是那些无法依靠天赋,成功的人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