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比地震更严酷(小说)
时钟停摆了。
大地在摇晃。
没有地震,但一切来得比地震更令人惧怕。
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灾难要持续多久。据说,欧洲的鼠疫持续了200多年。可以想象,在那样的疫情中,死亡只是一个个冰凉的数字。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是人类需要大自然。”
灾难又一次降临中华大地。
起初,戴着口罩的人们都在纷纷责怪一个物种——蝙蝠,因为专家推测,是这个会飞的哺乳动物所携带的病毒,让人们感染,从而疾病四散。
但很快地,人们发现,某些“渣人”才是罪魁祸首。
就在H市关停某市场的前几天,一群大腹便便的人在喝酒吃肉——但他们吃的不是一般的肉——他们吃的是蝙蝠的肉。
“咱们不用怕,反正咱住得了院,看得起病,怕他个兔崽子!”
“这野味,再不抓紧,以后怕是再也吃不到喽!”
他们吃着,罔顾几百万人的性命。
我不知道他们的结局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死,因为纵使他们的手并未沾染一滴鲜血,他们的所作所为,已造成无数家庭近在咫尺却天涯两隔。
他们有没有死是一个未知的谜,但我知道,一个姓李的人却死了。
这位姓李的人,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早在疫情初露端倪时,他通过一些渠道向大家发布了疫情存在“人传人”的消息,但随即被拘留,还签了训诫书。理由是“造谣惑众,引起公众的恐慌”。
然而,没过几天,官方终于公开承认了疫情人传人的消息,李先生所谓的谣言最终被证实为真相。
幸运的是,他被放出来了,但不幸的是,他在工作岗位上染疾而亡。李先生的职业是一名医生,他出来后,仍旧穿着白大褂,与同事们一道抢救染疾的人。在这场对抗传染病的战役中,李先生不幸染疾而亡,举国哀痛。
有时候我会想,能不能对那些说真话的人好一点?他们也有与之血脉相连的亲人,我们不能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让他们燃尽热血,在不需要他们或者他们的真话使某些人感到畏惧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隐性的“鞭挞”。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某些人今天的作威作福,冥冥之中自有报应。
这场疫情本可以控制,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大众都知道且相信人传人的时候,春运已经开始好多天了。
在许多人还自以为安全的时候,他们或者已经返乡,或者正在返乡的汽车、火车和飞机上。于是,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幕:春节前夕,整个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被“点亮”(后来所有地方都出现了病例),整片华夏大地,无一幸免。这真是一个“红彤彤”的春节啊!
人们被关在家里出不了门,即使出门,也是戴着口罩。口罩已经卖断货了,这并不使人愤怒,使人出离愤怒的是,口罩居然不让寄,理由是怕有人发国难财。可甚荒唐的是:
“两个口罩也不让寄吗?”
“不知道,路上很有可能被拦截。”他说。
“我送人的。”
他摆摆手,示意我一个字也不要再说下去了。
快递基本停运,许多村镇都封了路,有些地方路已挖断。有人说这是硬核防疫,也有人说这是傻瓜操作,疫情还在继续,孰优孰劣,我不予置评。
但不让人寄口罩,甚至强行检查和征用,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大对劲。
关了,停了,理发店关了,咖啡馆关了,图书馆关了,公园关了,只有超市、菜场、医院、药店和银行,还有一些必须复工的企业,是开着的。路上有一些稀疏的人群,不是去买菜就是在去买菜的路上。人们去一次超市或菜场,总要囤上很多很多菜,有的是怕涨价,有的是想尽可能减少出门的次数,有的是担心渐渐地,会没菜卖了。
这样的担心倒不见得是多余的。四处都在隔离,四处都在封闭,就像鸡都不下蛋了,哪里还会有蛋供应上人们的餐桌?
虽然zf三令五申地不准涨价,眼下也的确还过得去,可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总在预测“拐点”,可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疫情都不知道,到哪里去预判拐点呢?
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疫情,如果官方在第一时间公布人传人的真相的话。
可是。疫情似乎很“听话”,也很懂得如何适应国情。疫情一直在H市蔓延,但在H市举办重大活动的那几天,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关于新增病例的通报。难道说,在那几天,病毒“隐身”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恳请H市多举行几次这样的重大活动,岂不是“解救”了全国人民?
也许,对某些人来说,保住头上的乌纱帽比什么都重要。
当官方终于说出真相的时候,大家开始“历劫”。本以为这场劫难很快就可以过去,但人们发现,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春节的时候,有人为可以宅家而欢腾,有人为可以晚一点上班而高兴,但渐渐地,空气里多出一丝那么不大对劲的味道。
许多地方宣布封城,各小区每户一次只能进出一人次,两天才能买一次菜,有一位“狂人”是这样怀疑的:
是否疫情背后还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否出入的严格检查有一些讳莫如深的理由?是否防疫已超出防疫本身应该具备的含义?
对于这位“狂人”的猜测,不要问我是否相信,因为我也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