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话题,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出版商对于广大图书消费者来说,您爱谁谁谁,如果没有自己中意的好书,谁也不会鸟你的!读者对于出版商而言,其重要性自然是非常重要了,读者是出版商的衣食父母,如果读者都不买出版商的书,出版商不只是没生意可以做那么简单,还会亏个底掉,不是吗?
表面上有着如此紧密关系的出版商和读者之间,实际上关系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般那么融洽,如果可以用冷淡来形容,其实也不为过。假设某天某出版商关门歇业了,或许震动的也只是图书圈的人和事罢了,对于读者而言,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什么,也就是没什么可可惜的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出版商自身品牌培育和维护某种程度上的失败吧!如今市面上的出版商,谁又不是如此呢!
一般的出版机构,通常分为总编室、编辑部、发行部等部门,也有不少机构或许也会有读者服务部,但这个读者服务部并不是品牌营销概念上的读者服务部门,更多的是从事着图书零售或图书退换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范畴。一般的读者想要跟出版商联系,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有那么点侯门深似海的意思。
当下互联网时代来了,这种局面或许也有了些许改善,不少出版商也开始利用新媒体工具跟自己的读者进行着某种意义上的互动,譬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出版商和读者这种有限的互动,更多层面上的东西,都是图书内容相关的交流和沟通,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品牌文化价值传递链条,这也是读者出版商品牌忠诚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探讨出版商和读者的关系,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探寻出:出版和读者有效沟通和服务的渠道和形式来,使得出版商能够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出版品牌魅力来。长期以来,出版商对于读者图书需求的了解和研究,多半是来源于实体书店或某些专业的研究机构,出版商自身掌控的数据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第一手资料和第二、第三手资料的信息价值,有时候相差的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一点点。
出版商构建属于自己的信息渠道,对于时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出版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
1、近些年来,由于实体书店网点规模的不断萎缩,出版商被迫集中于图书电商平台,有限的平台资源,导致出版商之间的业内竞争急剧加速,市面上同质同类的图书产品不断地充斥着整个图书市场;由于市场上并没有特别强势的出版商品牌,图书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就成了乱像丛生。
2、由于缺乏跟读者沟通的渠道,出版商图书出版大有“闭门造车”之嫌,主观意味浓厚,图书出版跟读者需求之间的距离,不是越来越少,而是有了被越拉越大的倾向。随着网络社会的进一步深化,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也随之被极大的释放出来,如何满足这些巨大的需要,对出版商来说,即使机遇,也是挑战。
现阶段图书市场,每年的新书品种似乎是越来越多,可以图书的销售总量,并没有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出版商靠品种,去测试图书市场的消费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今出版商的出版思路和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方式出现了一些问题。
3、出版商的全品图书战略似乎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走向全品出版的路子,不管什么类型的出版机构,只要市面上什么书好销,大家就一轰而上,直到把这个分类市场做烂为止,市场效益为先,精品路线难行,应该是目前国内出版界的一种风气。
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还在于出版商对自身的读者资源,没有足够的信心,或是出版商手中没有足够的读者资源,想的是搭上别人的东风,挣点快钱而已,是否能培育自己的读者影响力,暂且也就被放下了。对于不同的出版商,会有不同擅长的领域,跟风出版,出现的局面就是,非专业人士干一件非专业的活,图书质量的就一定会出问题。如此出版,何来读者的亲赖?
出版商如何构建自己的读者资源,老蒋有话说:
1、专业出版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术业有专攻,这话没说错,也不会过时。出版商只有专注于某一领域,才有能做出品牌来,才会有品牌的忠诚度可言。当然,这个领域的出版市场也得足够大,能承担起出版机构的现在和未来。贪大求全,或许,永远是在找市场,做市场的过程之中,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悉心培育自己的读者资源,做该领域的迎领者,出版商的未来或许会更美。
2、读者俱乐部值得投入:出版商与读者的互动,应该是互联网时代,出版商最值得投入的方向。网络时代,每个人既是读者,也是宣传媒体,人人都可以发声,出版商与读者的互动会成为图书宣传最好的素材和渠道。出版商提供图书价值,读者在朋友圈中传递图书价值,这种互动对于出版商的价值是传统出版所不能比拟的。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通过实体书店,还是网络媒体,活动是出版商和读者互动的最佳方式。现有出版商的活动大都偏向于业内或圈内,即便是新书发布会,也都偏向于媒体,以出版商为主导,读者为服务对象的此类活动,可以说是小之又少。读书俱乐部应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周为单位,定期,不同地方举办相关的读书活动,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
3、行业权威的塑造;出版商成为某领域的行家里手,这也是出版品牌成长的另一种途径。出版商的内容中介身份,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出版商发展的一大障碍,行业研究或许也是出版商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内容来料加工,或许很难满足读者更多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对于这一点,老蒋也不是很肯定是否具备可行性,但是,此举应该对于出版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应该会有莫大的帮助。
出版商和读者,谁会爱上谁?!话题的探讨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出版商能重视自己的衣食父母——读者,加强与读者的深度沟通和互动,对于出版商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当然,让读者爱上出版商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网络时代出版商之间的竞争,或许会是读者的竞争,您觉得呢?!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