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样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遇到过:
领导让跟别人对接工作,或者是教一个新人,然而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给对方,对方却不知所措。我们对于对方的不知所措感觉莫名其妙,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常识,对方却不会。又或者说,别人请你帮一个忙,你一听就感觉行不通,可能非常棘手,然后跟对方解释,对方却觉得这么简单,对你来说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不肯帮忙。
这个时候你大概就会觉得对方欠缺常识。事情是否果真如此呢?
这段时间因为一个打架案件接触到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认为公安处理不公,双方打架却只处罚了一方,另一方却未作任何处理。其中一个理由是认为他因对方手指抓扯的行为受了轻微伤,并展示了一张他脸部伤痕照片。我看了一眼即判断出绝非轻微伤,并告知法律意义上的轻微伤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如破了一点皮、挫伤等轻微伤害,而有其法定的鉴定标准。同时对方的抓扯行为也还谈不上法律意义上的殴打他人行为,因此站在法律角度,公安的处理结果没有问题,但对方始终不太相信的样子。我内心觉得这不是常识吗?!后来我领悟到,可能我们觉得的常识在他们的世界里也许是一个新天地。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常识,在一些人眼中就是非常高大上的专业知识。
所以常识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你觉得你的圈子人尽皆知,你觉得你从小就知道并没有从书本上学来的就是常识。其实并非如此。地域差异、文化水平差异、原生家庭差异、人脉差异和个性喜好差异均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形成个人常识差异。
比如有一回我与一个同事相互争论起来,因彼此无意之中发现一个常识差别。同事认为,用手洗脸不是常识吗?她们家从来都是用手洗脸,用手多方便啊,毛巾不是吸干水份用的吗?我认为,用毛巾洗脸不是常识吗?电视上不是都这么演的?!你看,这就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常识差异。
又比如,有一年到福建的亲戚家过年。发现顿顿饭一开始必定上一大海碗汤,先喝一碗汤再吃饭。不应该是再吃完饭再上汤的吗?这是常识啊?从小福建出生长大的嫂子睁大了眼睛,先喝汤再吃饭这不天经地义的吗?这便是地域文化导致的常识差异。
再比如,在我们法律从业者看来,一事一告、一案一审是常识,在其他人看来,有纠纷发生要一并解决也是常识。也因此常常会产生纠纷和争议,他觉得你傲慢推诿,你觉得他找碴听不懂人话。这就是文化专业水平导致的常识差异。
想起了前一阵在网络上闹的纷纷扬扬的温州舅妈婚礼闹事事件,持续好几天都是新闻热搜。大概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之间缺少了沟通,导致最终的理论谁都说服不了谁,掀桌离席是必然的。最典型的是最近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问题,网络上那简直争的白热化,可怕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对方的观点简直不可饶恕。其实是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体系,任何一方都站在自己的常识圈里说事,结果的结果就是,关于无形的理念的冲突只会越来越糟。
因此,一切显而易见的常识,有时并非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分时间地点环境,一味地相信依赖常识而从不思考,迟早有一天,常识会将我们死死地困在原地,一步步地挫败我们的思考能力,眼界,限制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因为,你的常识或许只是你以为的常识。
所以,要告诉自己,不要嫌麻烦的解释一个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同样,告诉自己,不要以为自己认为的常识都是富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你是领导,跟员工交代事情,一定要交代清楚,哪怕是你认为的常识;如果你是底层员工,面对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问清楚所有细节。如果你碰到一个完全与你相反的观点,不要急于反驳并产生抵触情绪,一定要先认真听听对方的意见,并耐心沟通解释。因为这可能只是常识的差别,这是我给所有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