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写作是门手艺》,摘抄,凑更,我家哥哥30号要期末考试了,看到老师似乎都挺紧张,这些天群里破天荒发了好多试卷和复习资料,我还是陪他临时抱抱佛脚吧,不然九十分都考不到,就难看了不是?
哥哥无所谓,反正考多少分我也不揍他——主要是我内心还不够强大,暑假一到,碰见个人就来一句“考多少分呀”,分数太低,脸上还挂不住呀。真希望哪天我也能修炼到家,考多少都能淡定自如,无波无澜。现在还真是够呛!唯有双百,能定心,可双百,对于一个大大咧咧平时没有作业的小男孩来说,唉,好难!
下面是作者关于写作的经验总结,有一些,还真是越品越有道理,不信,你且细看:
1. 作文与论文:表层是文体差异,深层乃思维迭代。
2. 透明玻璃风:好的文字如透明玻璃般澄澈,而不是如毛玻璃般遮目。
3. 易读难写定律:读起来容易的文字,写起来反而很难。
4. 三步提问法:从议题始,聚焦疑问,解决问题。
5. 沙漏式写作:从宽到窄,从窄到宽,收放自如。
6. 谜题测验:听众听到问题后第一反应:A.为什么 B. 哦。
7. 有的……有的……句型:同样是……,为什么有的……有的……?
8. 变量思维:比较差异,寻找机制;一边控制,一边比较。
9. 选题四象限:大问题大意义·大问题小意义·小问题小意义·小问题大意义。
10. 死胡同测验:清晰度·是否可解·研究条件·时间·伦理。
11. 四把尺子:相关度·时间尺度·研究贡献·跟福祉的距离。
12. 公交车测验:你能从容地与背景各异的人谈话吗?
13. 对比阅读法:故事有A面,还有B面。
14. 文献征引类型:脚注·尾注·夹注。
15. 观点·事实·信息·知识:混为一谈则头脑混沌。
16. 论证树形结构:根·问题,干·观点,枝·理由,叶·证据。
17. 追问下沉法:对于名词,问“什么样的……”;对动词,问“怎么样”。
18. WSPC结构:词·句·段·章依次为微观·中观·宏观结构。
19. TAIMRDR结构: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文献。
20. 非线性写作:结构如填字格,想写哪儿就写哪儿,逐次填空,写完即可。
21. 兰德标题法:恰当(90%)·清晰(5%)·戏剧效果(5%)。
22. 贝茨午餐测验:做研究前问问自己,你要跟哪些研究对象对话?要跟谁吃午饭才能了解情况?。
23. 懒人读者设定:读者不会逐句逐段阅读,帮读者就是帮自己。
24. 段落写作:一段一意,首句点题,句子接龙。
25. 从一而终式写作:盯住一个问题、一竿子插到底。
26. 怎样定义故事:出事了!
27. 学术故事提炼法:重要性·挑战性·创新性。
28. 马奇故事三原则:激起兴趣·易于理解·足够可信。
29. 情绪反应测验:文章能引起读者多重情绪感受吗?
30. 送礼测验:作品如礼品,读者会喜欢吗?(山口拓朗)
31. 外行评内行法则:外行评价内行乃世间常态,适者生存。
32. 作者与读者的四种关系:不视·俯视·仰视·平视(朱光潜)
33. 先有后好法则:写作如编织,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34. 以说代写法:以顺畅的口授带动迟滞的书写。
35. 多巴胺法则:表扬要具体,促进对方多巴胺分泌。
36. 个人版四库全书:素材库·案例库·文献库·数据库。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