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1724~1804年
“有色眼镜”认识论
人的理性在某种认识上具有特殊的命运,即,为理性无法抗拒却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所烦扰的命运。
以笛卡尔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认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唯理论与经验论观点对立的局面,唯理论主张主观能够从根本原理出发,经过推论把握客观事物;经验论认为,主观只能在感性经验能够触及的范围内认识客观。
18世纪时,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能够解决唯理论与经验论观点对立的思想~先验观念论
先验观念论也许是个我们不常听到的词汇,简单来说,先验观念论认为,主观天生具备认识能力,能够利用认识能力加工、组合感性获取的数据,达成对客观的认识。如果更形象地解释的话,这就像人戴着有色眼镜,以透过眼镜获得的色彩及形状等为基础认识对象。
那么,这个有色眼镜认识论如何解决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分歧呢?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吸收唯理论和经验论优点,以此调解两种观点的对立,试图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认识论立场,他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我们的主观生来具备同样的认识框架,其中包含提供感性经验的能力,也就是感性,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概念的能力,也就是知性,以及基于基本原理通过推论对整体进行构想的能力,也就是理性。
如果我们能清楚地区别前两种能力和最后一种能力负责处理的范围,就能免于陷入独断论或怀疑论的陷阱,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共同认识。康德在本书中关注人的认识机制本身,尝试揭示其中奥秘。
康德绝对名列哲学史最难理解的哲学家排行榜前五名,如果是笛卡尔或卢梭等人的作品,也许我们自己读也能读下去,但是,到了康德,读者一般都会感到挫败,也有人认为,康德之后的哲学超出必要程度的晦涩难懂。
但是,我们要记住,无论何时,最重要的,永远是要抓住哲学家观点的核心与精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再辞海迷思,时刻把握方向。
感性—有色眼镜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康德所说的感性吧。
前文提到的眼镜,比喻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康德认识论的基本结构,其中,有色眼镜就是康德所说的感性,感性是提供认识对象、颜色和形状等信息的认识能力。
我们透过眼镜获得信息,以此认识对象,对于感性无法捕获其信息的对象我们无法形成有关认识。
对我们来说,有色眼镜就像是智能手机的内置电池一样不可取出,但是假设我们能够取下眼镜,那么取下眼镜看到的事物,就被称为物自身。
物自身确实存在,但是,戴着内置眼镜的人,看到的不过是透过有色眼镜获取信息后形成的现象,物自身是最根本的存在,只有像神一样具备万能认识结构的存在,才能够认识物自身。
知性—整合信息的能力
要认识对象,只有用于获取信息的感性这一副有色眼镜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整合感性提供的碎片信息的能力,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
知性既可以整合信息,也可以进行抽象思考,凭借知性,我们可以做出如A是B,A不是B,A可以是B等判断,将认识对象一般化,形成有关对象的概念。
但是,知性有时会脱离感性提供的信息,仅在本身逻辑影响下活动。知性会在没有感性经验知识的情况下独断的进行判断。
康德把知性脱离轨道形成的认识称为假象。在康德看来,假象与误解具有根本不同。误解可以消除,但假象确实来自人的意志,令人无计可施。
那么,假象在怎样情况下会引发问题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关注处于认识结构最高位置的理性。
理性—完全存在的能力
我们一般会混用理性与意识,但是,康德所说的理性,是指从原理出发认识整体的、完整的、无条件的存在的能力。
比如,对宇宙是否有开始和尽头等有关宇宙整体图景的问题,都是发自理性的问题。
康德将理性处理的对象称为理念。理性可以不借助感性和知性从原理出发,不断推论,最终达成对事物整体也即理念的认识。
那么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主观有可能会认为,在知性导致的假象欺骗下,通过推论导出的错误是真实理念,并试图将之应用于现实社会。
但是,康德认为,我们根本无法凭借经验来认识诸如宇宙的开始与尽头等问题。所以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话说到这里,可能还不是很好理解,康德用理性的二律背反阐释了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