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育儿书籍《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简介: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父母管教常见误区:
控制型:你必须干什么……
放任型:你爱咋滴咋滴
轻视、低估、否定型: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对
采用外部激励+奖赏型: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糖吃
消极后果型:你再不听话我走了,不要你了
体罚:关小黑屋子去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
-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今天实际发生的应用:
晚上九点,叮当有些困了,开始闹,
“妈妈,我要出去玩,今天还没出去玩”
奶奶开始生气,语气特别得严厉,“都几点了,还出去玩?你就是故意找事儿?”
哭得更厉害了,开始嚷,“不行,我一定要去”
我上前,跟她一起坐在地上,抱住她,“宝宝,妈妈知道你想出去玩”把她的头埋在自己的怀里,认同她的情绪,安抚她。
“你知道,你现在的情绪和表情是什么吗?就是生气”,模仿她的表情,“我是大火龙”
“哈哈”叮当被逗乐了,剩下的事情,解决起来好容易。
她理解,今天很晚了,所以才不能出去玩,不是爸爸妈妈不爱她。
带她洗漱、讲故事,今天讲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指着生气的鸡妈妈,“你看你刚才就是这样生气的,记住了吗,这就是生气的情绪”,小家伙立刻“噗噗噗噗”,给我做起喷火的小火龙,开心地睡着啦。
思考:
一定要亲自带娃,不能让老人替代自己的角色,一时偷懒,将来后悔;
要坚持,情感引导,让孩子读懂各种情绪,也让自己更加成熟起来;
我们或许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孩子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