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就要到了,它是民间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源于古代人民为了方便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转,将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宿。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如同一条龙的形象,故称东方青龙七宿;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藏在北方地平线下。到了仲春时节,角宿就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而此时“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显露,故称“龙抬头”。二月二这一天,江南一些地方有鸡蛋煮荠菜的风俗。此风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楚地,因为风吹雨打,人们的头痛病十分常见。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神农恰巧路过楚地,见乡民头疼难耐,他便找来野鸡蛋和荠菜,煮给人们吃。人们吃了以后,头果然不痛了。中医也认为,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由于鸡蛋煮荠菜有实用功效,这一习俗便延续下来。在山东西部,二月二有“撒灰围仓打囤”的传统习俗。二月二的头天晚上,家家都在院子里、主房里间屋的地上,用灶灰圈出一个一个的大圆囤,并在圆圈的中央埋上几枚铜钱,俗称“围仓打囤”,其用意就是希望来年能五谷丰登、仓满囤盈。荠菜我的家乡叫它“喜喜菜”,因为它的叶子如同结婚用的大红“囍”的横划与竖划,挺吉利的。不过二月二我们没有鸡蛋煮荠菜的风俗,我们的风俗是“二月二搨虫蔲”,“虫蔲”是方言,译成普通话即“蚕窠”。它是用糯米和籼米按一定比例经过浸泡后,加入自制的用酒曲作为酵母酿成的老酒酿,在石磨上磨成浆,然后经过发酵,再象做煎饼那样在锅里一块块煎炕起来,起锅后的“虫蔲”与搨馃(面粉馃)大小差不多,两面金黄,掰开里面都是似蜂巢状的孔,吃进嘴里糯软香甜,那味道可不是一般的好啊!现在,二月二“搨虫蔲”的风俗还存在,只是不像原来家家户户都“搨虫蔲”,而是商家在做。发酵用的是发酵粉,原手工在小锅里一块块煎炕由电烤炉替代,其成品形状与老式“虫蔲”相似,可是没有原来迷人的口感了。有的还改变了名字,叫发酵米馃,与“二月二搨虫蔲”习俗渐行渐远,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也就慢慢地丢失了。我国民间的每一种风俗都蕴含着一种或几种吉祥寓意,“二月二搨虫蔲”不仅仅是为了口福,还对“虫蔲”寄予厚望。虫即蚕其外形似龙,蜂巢状的孔里面可以育成许许多多的蜜蜂后代。手捧“虫蔲”美好寓意便呼之而出,那就是多子多孙,子孙成龙。
二月二搨虫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