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原本是一个崇高职业,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里都受人尊敬。而现代教师群体,由于社会大环境变革,人们的思潮更迭,也相应产生了各种问题。这个原本闪着智慧光芒的职业,近十年来渐渐蒙尘:价值观受到的冲击,职业压力的增大,教学过程的冲突矛盾,自身成长的难题,职业和家庭的两难,引发教师群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祖国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有健康的老师才有健康的学生。与别的职业相比,教师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心。
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的思潮中,教育改革也带动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新变化。从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到民主型关系的转化,教师群体面临新的课题。目前,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相对的,教师却缺少心理服务,难免形成压力累积,造成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行业。教师的强迫性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出正常人群30个百分点。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外部的压力主要有:社会的压力、家长的压力、教育体制的压力等;来自自身的压力一是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带来的压力,二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三是没有及时合理的宣泄。
那么,如何帮助广大教师构建自己的心灵花园呢?
1.塑造阳光心态。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不取决于金钱地位和名利,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曾经作过《塑造阳光心态》的报告。他说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是: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有一个印度人练习搬山术,苦练了若干年,发功准备搬山,发了半天功发现山没动。他向师父抱怨,搬不动山。师父对他说,山搬不过来你过到山哪边去不就行了吗。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有人甚至想改变80岁老人的习惯,80岁的老人已经养成了绝对的习惯,不可能被改变。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只有学会适应他,而不能改变他。第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我们不能被别人的语言伤害,如果我们被别人的语言伤害了,那是你自己的思考伤害了你。第四,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使你能够获得一个好心情。成功学告诉我们,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当船长的水手不是一个好水手。但是很遗憾,只有一个人能当船长,大家都这样想,很可能要么你把别人扔到海里去,要么别人把你扔到海里。成功学是对的,但如果不善于妥协,不善于对当前状况满意,那你就会永远生活在痛苦中。
2、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要学会善待自己,人要经得起挫折,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都很正常,要活得开心,要受人劝吃饱饭。遇事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三无翻译家(无工资,无工作,无职称)草婴,翻译400多万字托尔斯泰的作品,她女儿得了癌症,他说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是一大损失,耽误了工作又是一大损失,我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双损失。那些把幸福和烦恼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最容易掉进苦难的深渊,不能自拔。
3、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只能是个人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个人。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清楚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让自己在适应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抱负。二是处理好与本职工作的关系。魏书生说:扔到哪都高高兴兴的活着,扔到哪都满怀感恩之心,扔到哪都能抓紧自己生存的那小块土地扎根,然后干好自己能做的那点事情,能尽的那点责任。有人抱怨工作累,枯燥无味,其实那些下岗的,找不到工作的,游荡在社会,心灵没有寄托的人才最累。三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都不是活在真空,都要和社会打交道。要容人之短,学人之长。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宽容包容理解信任他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有教养的具体表现,契科夫说: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在别人洒汤的时候不去看他。四是要处理好师生的紧张关系。有关专家建议,消除师生紧张关系的三剂良方:一要允许学生申诉;二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三要充满耐心。学生成绩不好不一定就品德不好。对待家长的问题,更应该冷静,如果你不冷静,火冒三丈,有时候你会下不了台,遇到问题家长还会惹来麻烦。家长的层次千差万别,我不能一味的指责家长,他能来学校就说明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待家长的态度问题是我们学校对外宣传,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是为学校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
4、适时、合理宣泄。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等。“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5、交知心朋友。感受到压力大,越不该把自己困在房间里独自烦恼。不妨多与好友会面,可为你带来灵感和解决困难的启示。学生、家长、行业内外都可以是你的朋友。校长也不仅是你工作上的朋友,也许生活上能给你提一些参考意见。日本的白领阶层已悄悄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你的同事是你最好的心理医生。日本的白领下班后不是急匆匆地往家赶,而是三五成群与同事或杯盏交错、或翩翩起舞、或嬉笑怒骂谈笑风生,他们称这是"减压"和"疗伤"。人的一生应有几个挚友,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知己,借助团体交流互助,发泄你的冤屈,分享你的快乐,避免使自己过于封闭而导致心胸狭窄。学会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有人说,我有很多铁哥们,但都在外单位,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有人把办公室的同事当成对手,错了!关键时刻真正能帮助你的,还是你的同事、朋友。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魔鬼,你就在造地狱,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天使,你就在造天堂,你就生活在天堂里。怎么才能把别人变成天使呢?要学会感恩、欣赏、给予、宽容。巴尔扎克曾说:"一个人的灵魂要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回送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生机,它缺乏空气,它会难受枯萎。
6、培养自己的爱好。有一项或几项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身心,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心理压力。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你可以大声喊叫、跑步、打球、爬山、郊游,在剧烈运动中释放不满、抑郁和愤怒;可以习书画画,在优美的碑帖中领略先贤墨宝,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抒发性灵;可以湖边垂钓,静坐草坡,清风徐来,凝望湖面,神思与湖水合为一体,必能克服浮躁,保持心灵的宁静;可以提上相机,拍下自然风光、世间百相,其乐也融融;也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吃杯茶去,体会"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惬意;还可以唱歌吟诵,仰天长啸,独得其乐。心中有所思时,也不妨即兴赋诗,于平平仄仄中感悟人生。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身生活的幸福、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学生。
展开
2008-09-07 21:50:46回复TA
老六月雪
0
欣赏你的精彩,品味你的内涵。
博友仔细咀嚼,圈子精心收藏。
2008-09-07 17:30:11回复TA
yxtyzl
0
我也曾经当过教师,希望更多的教师能读读这篇文章,祝广大教师教师节快乐!天天快乐!
2008-09-07 16:59:53回复TA
慧心老师
0
让优美的文字为您的生活添彩!
愿您优美的文字与我们共享!
支持原创。如果转帖,请注明详细出处。
此文已推荐到精华区,请您到圈子首页查看。
(温馨提示:圈内陆续有新公告。)
展开
2008-09-07 16:20:41回复T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