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还有一兰深爱的文学拯救了她。
虽然他俩闹矛盾都尽量避开孩子,但已经上初中的儿子,还是从压抑的家庭气氛中觉察到了什么,他不露声色,仍然按时吃饭、上学、睡觉,一切都显得很正常。可一向成绩优异的儿子,那段时间成绩下滑了,班主任把一兰请去谈话,说孩子这一阵在学校闷闷不乐,无精打采,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两人这才仔细审视他们的家庭,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儿子却是他们唯一的。家比爱要大得多,也持久得多。而他们却自私地为了自己,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为他们敲响了家庭的警钟。他俩都冷静下来收敛了许多,回头想想两个人都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为什么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患得患失纠缠不清耗费精力呢。这个家庭重新围绕孩子这个轴心正常运转起来。
那时候,一兰读了大量有关婚姻、家庭的书,这给她的情感伤口撒上了消炎药,使她受到很大的启发。比如久山著的《男人是山》、《女人是书》,使她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男人女人的本性及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困扰;柏华著的《婚姻报告》,使她了解了婚姻的本质和维护婚姻的窍门。套用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伴侣伴侣,那就是人生过程中的伙伴而已。他只要在人格上尊重你,责任上有担当,物质上不寒酸,修养上不粗鄙,那就相当相当般配。况且,这个伴侣,当初也是经过你千挑万选的,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朋友知己,当然更好;如果不能,也不必过分强求。再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婚姻,你硬要苛求,不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
完美的婚姻之所以完美,并不是不断要求对方成为自己最理想的伴侣,而是自己努力去做对方理想中的伴侣。生活中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合二为一才完美。作家海岩也认为,男人对太太的情感有两个高潮一个低潮。第一个高潮是初恋新婚时,第二个高潮是子女都大了,最后还剩下这两个人——老伴儿。对老婆最看不上眼的就是中年,这时的男人到达最繁忙最疲劳时,对夫人看得不是特别重,这是情感的低潮。
对呀,仔细捉摸,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一兰纷乱的心这才归了位,看来情感的低潮期在所难免,她必须正确对待。她也渐渐意识到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尤其需要一种开朗旷达的人生观。因为,在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流行消费资讯的刺激下,人们的心灵质地日益粗糙,感受幸福的细胞日渐钝化,而体验痛苦的神经却变得异常敏锐,关键看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一兰早就知道,而她一度追问人生的意义,太想活得明明白白,反而生活得压抑痛苦,几乎走进了死胡同,这时她才领悟到“难得糊涂”的真义。常新说得没错,书本及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些纯洁完美、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正是现实生活中缺乏,艺术家才创作出来,专门展现给世人看的,纯属一种现代人需要的情感向往和情感消费。
一兰想明白这些,为自己曾经的偏激和情绪化觉得好笑。生活就是现实,一切自有它发展的天然轨迹,强求只会让人难受。感情这东西,说起来非常奇怪,有时它会因为一种印象而使你疏离排斥一个人,有时又会因为印象的改变,而对一个人的感觉有了全新的改变。
一兰平静下来,留给常新足够的空间,两个人又重新变得宽容忍让起来。一兰发现,她的生活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糟糕,风雨过后依然是风和日丽,生活更加真实而鲜活。常新本色没有变,也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她是把书上看到的男人阴暗的一面强加到了他的身上。她释放了他,他反而不像以前那么叛逆,违背她的心意,而是回归了家庭,也解放了她。那些久违的美好情感又回来了,她的那些伤口也在一天天愈合。
有一天,常新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名曲欣赏》,那两首一兰非常喜欢的用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我心永恒》,从音响效果很好的电脑音箱中流淌出来,空灵悠远,情意绵绵,跌宕起伏,百转千回地从天边逶迤而来,一下子充满了整个房间,令人荡气回肠又感慨万端。
一兰找到了曾经丢失的甜蜜温馨的感觉,许多美好的记忆在她脑海里一一闪现。她听着听着热泪盈眶,忽然产生想与常新一诉衷肠的冲动,她感慨万千地想:他的插头终于插到了她这个插座上,他俩终于重新接通了。那是无与伦比的水乳交融,生活还是这样美好啊!
说话就到了一兰的四十岁生日,她想请好友、同学、同事一起吃饭庆贺,好好过一过。四十岁,四十而不惑,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岁?
常新一开始对她的倡议反应不太积极,他想都多大岁数了干嘛还要这么张扬,但看到一兰那么热切他还是勉强答应了。他让一兰去张罗,打电话、订包厢,晚上不见不散。
一切趁着热乎劲儿都说好了,等一兰冷静下来,却觉得这件事了无趣味,她忙前忙后为自己张罗一个生日宴会有啥意思?她何必要过一个索然无味的生日自找没趣?
她平静地回到家里,该干啥干啥,倒让准备参加宴会的常新吃了一惊,他明白这一次他又疏忽冷落了一兰。要搁以前,一兰一定会难受几天,不给常新好脸色,可这次她把不悦都藏在心里不露声色,人贵有自知之明嘛。她明白,男人和女人有时候就是没法正确接通,尤其在感情和生活细节方面。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没事找别扭了,没用,瞎耽误工夫。况且,你在这边气得鼓鼓的,他那里却体会不到或装傻冲愣。
人一旦冷静下来,理智就占了上风。一兰还生活以原来的颜色,她获得了新生,在自我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自我安慰。她已经不指望谁可以理解她,更不指望靠倾诉获得别人的完全理解,包括自己的亲人。连沈从文那样的大师,她的妻子都无法理解他,还是在他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稿时才逐渐理解了他。
一兰在她喜欢的羽毛球世界里,跳跃、呐喊、扣杀,释放自己的激情与活力,经营身体的健康。在她喜欢的书本世界里,与主人公交肝胆相照的朋友,与他们同悲同喜,同命运共呼吸,与他们不离不弃。她与他们沟通和理解,触摸他们的灵魂,温情地了解和领悟他们的心灵,并在其中得到温暖和抚慰。她在高明作者创作的优美爱情故事中,把自己想象成受尽宠爱的主人公,遭遇到人间少有、世上无双的惊心动魄的爱情。
在大自然中,一兰望着一片云彩出神,看着一枝花朵微笑,对着一池鱼儿自语,让舒展的自我沉浸在鸟语花香的自然中。聆听悠远深沉的萨克斯风,优美轻灵的笛声,飞扬激越的钢琴演奏……
一兰不再焦躁,不再孤独,她觉得她找回了自我,她属于这个世界,她还没有被这个世界遗弃。她自由而充实!当然,这些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不切实际的。那又怎样,就是自然界中的一株小草,也是一个生命,它也有权利享受阳光雨露;尽管没有花开,不会引人注目,可它一样可以快乐而顽强地活着!
越是开得艳丽的花儿,越是不会结果,比如月季、玫瑰、牡丹花……但她们无怨无悔,因为她们曾无拘无束、超凡脱俗地绽放过,她们没有错过花期。越是结果的花儿,开得越朴实不起眼,比如梨花、桃花、苹果花……你甚至肉眼看不到无花果的花儿,但她们依然充实、自信、兴高采烈地开放着,没有羞愧,没有自卑。因为金秋时节,她们会向人们奉献美丽甘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