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跟美国朋友一起坐着看电视,节目里在正在播青年学生英文演讲比赛。一个大学生样子的男生,在台上意气风发得做着题为《I have a dream》的演讲,英语很棒,内容相当充实、有条理。
我说:他的英文真好。
美国朋友说:是不错,但他为什么选这个主题?
我很惊讶,因为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的演讲非常有名啊?你不知道吗?
美国朋友说:我知道,但这样引用很奇怪。我觉得大多数美国人不会这样做。嗯,就是很奇怪。
WHAT?我开始刨根问底。
朋友是这样回答我的。我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猜很多美国人也都知道。但是,我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觉得他(大学生)的演讲很棒。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发生在50多年前,非常著名,所以直接引用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
但如果你引用非著名人士的话或文章,大家有可能认为你在炫耀。
还有,现在更流行谈论“想象力”吧。
再者,对多数美国人或者西方人来说,时代的进步非常快,这样引用很早以前著名人物的话,会显得你过时和老套。有时甚至更严重,比如在文学类活动里你引用海明威,别人会认为你有性别歧视,或者要不然你就是很多年没有阅读新书了。如果你的听众是年龄更小的人,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海明威。
引经据典,在西方比较常见的是,体现说话者讽刺或者嘲弄的态度。你如果不是这样用,听起来会有点奇怪或者搞笑。
西方人很少引用名人名言,除非在一些特别的纪念性场合,比如纪念某人或者爱国活动。
所以,我建议他(大学生)还不如直接引用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广告或者明星的歌更好。
引经据典、名人名言在我们国家是怎么的呢?非常普通常见,对吗?我们认为这样做很牛,很有文化。演讲、写作、辩论里这样用更是很有说服力。
这就是文化差异,没有对错。只有你知道或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