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断舍离已经一年了。接触断舍离以前的我是一个有非常多的东西的人,当然我不是那种会把所有的东西乱起八糟的堆在一起的人,我会用那种长方形的比较矮的盒子把各种东西分门别类的装起来,盒子上写上里面是什么东西。所以那个时候,我有一整个盒子的笔,一整个盒子的各种各样的电源线(数据线),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各种纸巾什么的也是一买一堆,就是大半年不需要买任何生活用品的人。
然而即便我不排斥整理,整理依然让我非常头疼,因为每次的整理都是一次很费时的过程,东西很多的人应该都有这种感触吧。那个时候整理的时候,我时常把东西摆一地,但是却毫无头绪,坐在那些箱子上,边整理边休息,整理一次往往要花去大半天。因为整理大费周章,所以很多时候都不太愿意去碰那一堆东西。自从开始践行断舍离以后,我自己的生活变化还是很大的,所以希望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小心得。
断舍离的创始人山下英子的书中对断舍离概念是这样界定的——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听起来的确有些假大空,三个字分解开来就是: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执行的关键在于,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因此取舍物品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了”,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是自己,时间轴永远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要放手。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下面介绍几个我自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实用的方法。
1.努力摸索和了解自己对各类物品接受的底线以及自己的购物习惯。我一直不断用笔记记录自己在购物上走过的深坑,哪些东西自己买过很多次但是都没用过,哪些东西合适的买的时间是什么,哪类东西要买什么标准的。凡是跟自己购物习惯相关的都可以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看一下,能够对自己的购物习惯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比如我的笔记里就告诫自己不要再买各种酱(反正都不怎么吃都扔了),衣服必须应季的时候买,买本子一定要买封面厚实深色,内页空白而且是线装本。这些都是我根据自己的习惯总结出来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记录建立自己的购物习惯笔记。
2.记录常用物品的消耗时间。我有一个备忘录,里面依次记录下来各种常用消耗品的开始使用时间,结束使用的时间。每一种消耗品记录两三次以后,基本上可以摸索出每种物品毕竟稳定的使用时长。很多时候屯东西,是因为当前突然有了优惠活动,想着错过了之后再买有些不划算。但是如果你通过物品使用周期计算出来,在你用完当前的东西之前还有好几个优惠季,那么屯东西的欲望就会小很多。除了非常少数的东西只在双十一打折,其他的大多数东西基本常年都会迎合各种购物节。拿下半年举例,十一打折,双十一打折,黑五,双十二打折,圣诞节打折,元旦打折,过年打折,这么频繁的电商打造的打折节,所以真的有必要怕自己这次不买就亏了么2333。
3.接受为断舍离的生活付出一些代价的现实。断舍离并非是以节俭为中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相反,在某些时候,甚至要付出更多。比如不再接受不符合自己使用标准的免费的赠品,逐渐习惯网购出邮费(避免为了凑单包邮而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买化妆品以前买分装试用以免买到不合适的化妆品(买分装看上去会没有买正装划算,因为往往1g可以高达四五十而且几乎只起到试用的作用)。你希望获得断舍离带来的惬意的生活,当然要习惯为其付出一些代价,何况相比凑单买到的那些不用的东西最后扔了,出运费其实更划算一些。
4.如果喜欢带某一类标签的东西,请把展现这种标签的机会尽量放到刚需的日常用品中。此处标签指的是一切可以概括某类物品属性的词。比如我很喜欢可爱的东西,但是我从不会单纯的只把“可爱”当做买某一物品的理由,我基本不买除了摆在那里看和占地方没有任何用的可爱的布娃娃或者各种摆件。但是我买其他的生活用品的时候都会买可爱的,我的手机壳,鼠标垫,拖鞋,暖手宝都是很可爱的。这样既满足了我对带有可爱这个标签的物品的购买欲和喜欢,同时还避免了因为喜欢这个标签而放纵自己买一些无用的东西。
5.计算成本的时候,请注意及时止损,同时请务必要把自己的心情成本和人力成本计算进去。我断舍离的第一个物品是一罐从家里带来的蜂蜜,是我爸特意让我带的土蜂蜜,但是我不喜欢喝,放在我桌子上放了很久,每次我看到它我都非常的自责,觉得自己不喝很浪费。每看它一眼,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谴责,一看到心情就不好。而把它扔了以后,身心轻松简直不要太爽。对于物品而言,只要你不用,哪怕没被扔掉,也注定你已经浪费了买这个东西的钱了,这个时候扔掉及时止损扔掉才是最重要啊,你再因为它而生出的自责的心情,无数次纠结到底扔不扔所花费的时间,或者把它寄回家的邮费/搬回家的体力,或者放在家里每次整理所费的时间和人力都是无用功,并不会因为你自责,你把它寄回家,你整理放好,这个东西就不会被浪费了。寄回家还有用的东西不在此类,但是想想你一年回家的频率,那些你都准备寄回去放在家里的衣服可能此生都不会再穿的衣服,你真的觉得属于“还有用”的东西么。
6.地板上不有除了桌椅鞋以外的东西。我虽然住在寝室,但是我座位旁边,除了椅子和两三双常用的鞋,没有放任何其他的东西。不管是寝室也好,还是家里也好,收纳的空间都是有限的,然而地板上可以放东西的空间是可以不断被扩大的。允许东西放在地板上不仅不好打扫,同时也意味你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数量是无上限的。于我而言,地板是一个警戒线,每当我的东西多到需要放在地板的时候,就是我开始需要思考哪些东西需要扔掉的时候了。
坚持了一年多的断舍离习惯,我的生活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对于我一个学生党而言,我的消费结构得到了比较大的改观,买到了一些对我而言价格有些高但是很想要的东西。同时把自己完全从整理的繁琐中拯救出来了,我现在基本上不会再整理,但是因为东西少,所以即使摆的很随意,也不会显得乱(懒人福音)。断舍离所带来的心态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也让我很快简化了自己的社交活动,心理上更加轻松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断舍离与其说是一种整理方法,不如说是一个把握自身和其他事物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PS:写这篇文章,除了自己的心得,还参考了山下英子的原著《断舍离》以及《断舍离升级实操版》,日剧《我的房间空无一物》,金子由纪子的书《不持有的生活》。个人觉得了解断舍离的话,看完山下英子《断舍离》和日剧《我的房间空无一物》就足够了,其他的必要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