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和死亡,是每个生命走到尽头时面临的课题,谁都无法逃脱,这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唯一最公平之处了。在生命走向凋零的过程中,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迎接它拥抱它,英国作家戴安娜阿西尔,一个清醒而坚定,洒脱而随性,践行自我为人生首位的女编辑,用自己暮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述说了在变老过程中的坦率感悟,以及活出的通透和智慧。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生来不同,他人的记录并不是非让我们学习宝贵的经验,而是那星星点点的感悟,像个忠实的陪伴者,让我们对生活少些困惑,多些和解,在老去的路上不孤独。
一、真正的爱人能在疾病面前缓解疼痛。阿西尔和巴里是8年的情人关系,而后以朋友的身份生活在一起直至生命的尽头,在巴里生病期间,阿西尔主动又自然地承担起妻子般照顾的角色,但在她心里,她很想试图去逃避这份责任,或想尽办法补偿自己。人在生病时候,特别是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面前,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特别需要有个身边贴心人的陪伴和照顾,如果是个挚爱的伴侣,看到对方温柔的眼神,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便身体再疼,心里定会倍感温暖。但如果只是一个伴侣角色的人,仅仅因为责任在身边照顾你,你的敏感神经一定能感觉到对方身上不正常的“爱意”,或是不经意流露的逃避之嫌。找个双向奔赴的爱情伴侣,珍惜一起经历人生风雨的枕边人,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二、兴趣能让无聊日子依旧充满光芒。没有了工作压力,也没有家庭的琐碎,走向下坡路的过程中,难免为那些特有的轻松而感觉无聊。阿西尔用各种爱好去填补这份空白,她学习绘画,锻炼观察力,她坚持园艺劳作,让人神清气爽,她喜欢和年轻人待一起,感受生命是条宽阔多彩的河,她沉浸在阅读和写作的世界,将生命的沉思变得欢愉。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词,特别在年老时,在生命的倒计时阶段,这种潜意识里的感觉会渗透在每一天的生活里。用兴趣爱好去对抗孤独无疑是个好办法,他们会让我们更专注于生活本身,也会用尽最后的画笔为生命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最大的好运莫过于天性达观。书中介绍了关于爱丽丝的人生经历,她是出色的钢琴家,嫁给了有才华的音乐人,但快乐的生活很快被纳粹摧毁,丈夫死了,战后大部分亲朋好友也都消失了,她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儿子却在65岁时突然死亡,而后她独自居住直至死亡。本以为她是个阴郁可怕、孤独凄凉的老女人,但她的脸上永远光彩照人。她似乎天生就具备强有力地朝向乐观主义的本性,无论遭遇什么,都觉得生命是美丽的,永远心怀感激,了解所有事情坏的一面,但只看好的一面。天性的东西,除了老天赐予,也是自己不断修炼的德行,也许我们很多人并不具备这些品质,或者没有这份好运,但希望时常在乐观和悲观间徘徊的我们,被她的故事激发,能做的比原来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