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今年央视春晚贾玲和张小斐小品《一波三折》 里,贾玲扮张小斐的母亲,当小斐男朋友提出分手时,刚巧贾玲打电话过来问体检的事,小斐哭着告诉贾玲,贾玲的体检报告没问题。贾玲接电话后开始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不是吃撑、饿慌、就是头痛…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日常烦心事:
6岁以下的儿童最烦恼的事被嘲笑
6-10岁的儿童最害怕考试低分
青少年认为,与父母和同龄人的关系经常被作烦心事
中年人把工作、金钱和家人视为烦心事
老年后,就把坏天气、保健预约等等成为他们的烦心事。
最近我经常为自己的工作而烦恼。
为什么人有这么多烦恼呢?
老师在春节假期前赠送了一本由武汉大学心理硕士、资深心理咨询师的《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困扰我们自己的情绪,学会转化情绪,活得更自在。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烦的背后是恐惧和焦虑
怕主要有两种。哪2种呢?
1、怕必须做而不想做的事情。
这里怕是指看不到自己不喜欢做的这件事情的尽头,害怕自己要一直这么做下去。
2、怕做不了想做的事情
我们内心有想做的事情,但是现在所在的处境让我们看不到做这件事的希望,让我们担心再没有机会去做这件事。
有可能这2种情况都同时存在,不想做的事情不得不做,想做的事情又不能做,这样就让人觉得很烦。
我们具体怕什么呢?
二、烦恼的种类
1、原始的怕
(1)认为自己可能不存在了,消失了
(2)总觉得有人会对自己不利,或总担心自己人身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是不容易被查出来
2、高级的怕
(1)担心与重要的人失去联结
这里分有2类人:
第1类人必须要和熟人待在一起
第2类人必须可以和亲密的人分离,但是总担心对方不爱自己了,对自己的感情不在了。
例如发了微信给对方,对方没回信:
属于分离焦虑:担心对方是不是出事了
担心感情不在:担心这个人变心了
3、对失去的烦
担心失去很重要的特质或素质
例如:歌唱家很在乎自己的嗓音,如果嗓音有什么变化的征兆,他可能就感觉不安或害怕。
又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很烦燥,从心理层面讲,女性会担心女性功能升女性魅力,所以非常感烦躁和不安。
4、道德层面的烦
来自道德自我层面的自我要求。
例如,
你要做父母心中的好人,未必能做领导心目中的好人;
能做领导心中的好人,未必能做配偶心中的好人;
能做配偶心中的好人,未必能做孩子心中的好人。
道德方面的自我要求是矛盾的,因为你也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就算你怎么做都会内疚。在这种状态下当然很烦。
三、怎么办
1、检查恐惧或害怕系统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我们怕的东西太多,经常担心事情失去掌控,担心无法应对烦的情绪。
如果想要面对所有的烦恼,作者建议我们检查自己的恐惧系统。
作者发现很多人的烦都包含了过去一些旧的、躲在暗处的某些事情的烦,过去的烦破坏了他对当下的觉知。
当我们遇到烦的情境,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有一个很无力的、当年的自我带着所有害怕冒了出来,这时我们无不要急着烦忧,要用心体会。
2、思考可以战胜恐惧
我们想明白自己在怕什么,这时候就需要思考。
当我们感到不安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看看人生是否有存在的风险。
有些我们看不清楚,不真切,我们就需要正视它,看清楚它。
例如我们对人生方向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更深入的思考,以便我们能调整方向。
@粤读时空
最近儿子经常跟我说好烦。
我问他,你害怕什么?
他想一下回答我,他背了后面的单词忘了前面的,他担心考试不及格要补考,担心自己毕不了业。
我就跟儿子分享《人生效率手册》张萌小树林的事例:
张萌从浙江大学退学之后,重新参加高考,考取了北师大英文系。
在入学英语能力测试中,全年级120人,张萌考到了90名的成绩。
张萌觉得特别羞愧,无地自容。
她开始制订了“1000天小树林计划”
如果制定这个计划呢?
因为张萌梦想是一名外交官,大四要面试,可以努力的时候也只有大一,大二,大三。如果想成为一位外交官,如果英语不行,一定成不了外交官。
怎么样才能成为外交官呢?
目标是3年用10000小时,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10000小时如何达到呢?
张萌开始计算:
3年需要10000小时。因为她是英语系的学生,学校给予5000-6000小时学时训练。
除了学校的5000小时训练外,还需要10000-5000=5000小时的训练。
5000小时按1000天计算,每天平均练习3-5小时。
意思是除了上课外,还需要额外找3-5小时训练英语。
去哪里找这些时间呢?
她又开始分析自己的时间,发现有3段时间可用:
1每天早起
2每晚课程结束之后
3周六周日。
经过筛查,她只有早上有时间。张萌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天坚持读书3-5小时,一直坚持了1000天。
正因为这1000天的坚持,张萌的英语显著提升。
儿子听完后点点头。
那天,我和他一起制订了英语的学习计划,并执行。
当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找出自己害怕的原因,然后调整方向,这样我们会活的更自在。
《我的内在无穷大》告诉我们,当读懂了自己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就不会再受他人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处世方式也变得更加得当。
《我的内在无穷大》有自我探索的40节必修课。如果你想认识你自己,就跟这本书开始学习吧。
最后用张沛超老师一句送给您:
愿你能收获内心的平静,活出自洽的人生状态。
我是粤读时空,关注我,一起读书,一起用知识解决问题与提升自己,为遇见更好的自己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