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将自己一半的成就归于复盘;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将复盘放入联想三大方法论;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说一个投资人的自我修养必不可少复盘。
还有任正非、周鸿祎、史玉柱、马化腾等成就满满的人,都是复盘高手。
为什么成功的牛人都热衷复盘?
因为复盘能让人逆风翻盘,成就人生。
牛人如此,普通人也一样。
村上春树: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方法简单且好用,那就是不断复盘。
因此,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普通人如何复盘,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复盘高手-自我认知与自我精进的底层逻辑》(以下称《复盘高手》)这本书系统地描述了复盘需要有的心态和过程,提供了普通人读完即可实践的复盘方法。
在《复盘高手》中,郑强从复盘概念出发,阐述了复盘的原理和理念并提供了复盘模型。再通过时间、学习、挫折和成功事件的复盘案例对复盘在个人成长中如何提升效率进行了详细说明。
01
复盘是什么?(复盘,是思考的开始)
复盘,原是棋类术语,指对局结束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的方法。在重复的过程中分析双方攻守的漏洞,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为下一次棋局做准备。
郑强在《复盘高手》中对复盘的定义是:
复盘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个人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思考,发现自己在以往生活和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和计划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复盘是通过回顾已发生的事情,思考分析优劣,指导接下来的行动和计划的方法。
关键点包括以下3点:
1、复盘是一个由意念产生价值的过程,核心是回顾和思考。
回顾要尊重事实,思考要直指真相。
2、复盘是发现真我的过程。
复盘不是停留表面现象,需要对自我进行深层剖析,不断找到结果产生的关键所在(问题/优势)。
3、复盘要面向未来,关注接下来如何做。
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后,需要改善的点采用新方式,优势的点继续保留,以让自己越走越好。
拿定目标举个例子:
每年我们很多人都会定年度目标,但大部分人是:目标年年定,年年倒。
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复盘绝对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今年没有达成,需要回顾自己的经历、思考未达成的原因,下一年做出改变。
可大多数人的状态是:虽然年年未达成,但依旧年年用同样的方式。
走一样的错路、用一样的方法却希望有不一样的结果,没有比这更扯的事情了。
俗话说:最愚蠢的是在同一个坑掉两次甚至多次。
需要用复盘来让我们观察过往,思考现在,改变未来。
02
怎样高效复盘(方法不对,一切白费)
俗语说:态度决定一切。
复盘也需要先有态度再谈操作。
态度层面:
图片来源:书中插图
1、莫向外求
清朝大学士蔡新曾说:“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若上九重天。”
求人不如求己,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复盘也一样,如果只看别人的问题,不分析自己的优劣,那自己永远也不会成长。
我有个同事就不分析自己,出了问题总是别人错,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另一个同事终于忍不住暴发直接告诉他:“你不要什么事都推给别人,多想一下自己”。然后,气愤地挂了电话。
然而,昨天又发生了相同的事,当他各种抱怨时,另一个同事直接把各种“证据”悉数发在群里,刚开始他还狡辩,待到无法辩解时才承认是自己的疏漏。
凡事多看向自己,因为当你抱怨别人时,别人可能也在抱怨你,而自己依旧走着错误的老路,不会成长。
复盘的时候需要跳出当局者层面,换位思考,并对自己做最真实、客观的评价。
2、墙即是门
佛语中有一句话: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一个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悲伤决定的,一件事是阻碍还是帮助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
英雄模范邹韬奋说:“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消极的人看到困难就是困难,积极的人看到困难是机会、是成长。
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公司要开发一个新项目,预备负责人有小王和小张,领导分别找两人谈话问对这个项目的看法时,小王诉说的全是有多少困难、开发时间太紧完不成;而小张表达的是这个项目如何做,做好后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效益。
最终这个项目给谁负责也显而易见。
为什么同一个项目两个人的看法截然不同,因为小王从项目中只看到了困难,把项目当做一堵墙,而小张却把项目当做机会,当做通向成功的大门。
佛教有句禅语:凡墙皆是门。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困难的、阻碍的事件,恰恰是我们蜕变的契机,是成长的机会。
3、0.1>0
有人说:每天都做这些小事有什么可复盘的。
以前我也如此看法,现在却有了转变。
荀子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再高的山也是由一点点泥土堆积起来的,再广阔的深渊也是由一点点水滴聚集起来的。
自然如此,做事也一样。每一个功成名就都来自平常的点滴积累,不要看不起点滴事件却妄想一步登天。
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很饿的人去吃包子,吃完第一个还饿就继续吃第二个,直到吃第10个时才感觉吃饱了。他却叹息到:早知道吃第10个包子能饱,就不吃前9个,直接吃第10个了。
他吃第10个能饱,是在已经吃了9个的基础上。
曹操出行董事长、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一书中写道:复盘应该像吃饭一样—大事复,小事复,月月复,天天复。并不是凡大事才复盘,复盘可能只需要5分钟,也可能需要一个晚上,但它是一个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的动作。复盘不仅针对事件,还有感受—你感觉哪里好、哪里不好。”
万事皆可复盘,再小的事只要做了永远比不做好。就像0.1虽然小,但永远比0强,并且0.1是从0到10甚至一百、一千的基础。
4、鱼不论水
这个是作者通过观察鱼和水的现象总结出的结论。
一是鱼在水中游动时,容易忽略水的价值,就像我们容易忽略空气的价值一样。理念是关注周边资源,利用资源的价值。
二是鱼在水中游动时,只能看到水下附近的景色,想要看到更多景色,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就必须跳出水面。
人也一样,对资源的利用,对视野的开阔,都能提升自己的见识,帮助自己成长。
操作流程:
复盘包括3个流程,从观察开始,然后反思,再落实到行动。
图片来源:书中插图
1、观察
复盘是从过去的经验教训汲取能量的一种方式,所以观察是复盘的开始。
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观察,就要直面过往的所有,包括优点和劣势。
此阶段,主要观察目标和观察事件。
对目标的观察是以终为始,以结果为导向,观察目标是否达成,与实际的差距是多少。
然后再观察事件,即为了达成目标做了哪些事,这些事做的程度怎么样。
中国学者孙澜薇说:“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会从这中间寻找奥秘。”
只有基于事实、对过去百分百负责的观察,才能真正的从观察中寻到问题,从复盘中汲取力量。
2、反思
反思主要是分析,分析观察结果的原因,好的坚持,不好的调整改正。
在反思阶段需要的心态就是4个态度层面,可以借助鱼骨图、思维导图、逻辑树等工具将思考水平化,拓宽维度,综合全面。
图片来源:书中插图
3、行动
做计划是行动的第一步,计划建议遵循5W1H原则。
what—做什么?即明确要行动的内容及要求; why—为什么做?即明确行动的原因和目的; when—何时做?即规定各项计划和行动的时间节点; where—何地做?即明确行动的具体场景; who—谁去做?即明确具体行动人员; how—如何做?即具体的行动步骤、流程。
5W1H是详尽的计划工具,在做个人计划时,可以在框架中适当调整,比如who可以理解为资源,即可以一起做的人。
计划做好后就需要狠狠地执行。
但万事开头难,所以建议从小做起、从第一件事做起。然后公开出来,正反馈更利于坚持。
我在学习粥左罗21天写作营时,结营后做的学习复盘就是采用观察—行动—反思复盘框架,具体参见链接。
写在最后
柳传志曾说:“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事情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复盘的核心在于避免在一个坑里同样摔倒两次,不断避坑,走向成功之路。
作者在书中说:“起点再低都不怕,就怕不复盘;做得再烂都不怕,就怕不复盘。”
从现在开始,启动复盘。
只要复盘,就能翻盘。
作者介绍:
我是小希,90后职场宝妈,圈外学堂助教&教练。聚焦个人成长,成长自己,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