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早以前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到不了罗马,而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不过后来我想明白了,这“罗马”,其实也不是非去不可。
即使拼尽全力到达的终点也不过是别人的起点,只要自己享受这个过程,便没有白来这人间一趟。
你若非说我这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那我也无从辩驳。
人生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这么较真,有些问题一开始就是无解。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人与事上,倒不如多做做喜欢的事,比如写作,再比如读书,这些都是能够提高自己能力却只需要最低成本的。
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的普通女孩,那我强烈建议你去读读王慧玲的这本《基层女性》,而且我敢肯定,越早读到这本书,对你的帮助越大。
02
王慧玲是何许人也?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听过这个名字。她也确实不大有名,虽然写了一本书,但也算不上作家。
1981年,在安徽一个贫穷的家庭里,这个叫王慧玲的女孩出生了。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她没能逃脱“重男轻女”的魔咒,不仅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疼爱,还要忍受他们的打骂。
当妈妈逼着她嫁人,她终于决定逃离。只有中专文凭的她第一份工作是卖袜子,后来又陆续洗过碗、当过服务员、收银员。当她发现日料店的领班和店长工资更高,她又自学了日语。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没有忘记回报自己的父母。每个月的工资有三分之二都寄去给父母,两个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都是她承担的。
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满意,觉得她寄的钱不如别人家的女儿多,却从不关心女儿在外面累不累,有没有受委屈。
母亲甚至公开说:“如果我有10元钱,会给两个儿子每人5元,但女儿,我不会给她一分。”
她用了很多年,才从原生家庭的阴影走出来,最终变成了一个笑容明媚、落落大方的女孩。
现在的她,婚姻幸福,事业有成。虽然因为身体原因选择不要孩子,但丈夫从来没有表达过不满,但丈夫对她的爱并没有减少,还在她因为自责想要离婚的时候告诉她,自己并不是因为要生孩子才选择娶她的。
她把这些年的经验都变成文字,只是想要那些像她一样的普通女孩,能够躲开这些本不必吃的苦。
03
这本书其实只有六万多字,但每一段话都值得一读再读。
在书中,王慧玲告诉我们,要学会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灵魂断奶;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与自我成长;告诉我们永远不要试图依赖他人;告诉我们要做好准备再去生孩子,哪怕你不生,这也是你的权利,你没有亏欠任何人;还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
不管你现在处于人生哪个阶段,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就像她所说的,一个人在恐慌心态下做出的选择,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哪怕不选择,原地踏步,也比做出错误的选择导致倒退要好。在恐慌心态下抓住手上的东西,除了极少数幸运儿,大多数时候不会提高你的生活质量,让你更加幸福快乐,反而有可能成为生活失控、人生灾难的源头。
一切都还来得及,愿你在没有做出错误选择之前看到这本书,愿你哪怕已经做出错误选择了,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改变的勇气。
最后摘录书中的“一个基层女性的翻身参考”送给大家,愿你能在有生之年,到达属于自己的“罗马”。
第一点,独立生活,这是决定人生走向最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点,勇敢离开不对的人,这对年轻女孩来说尤其重要。
第三点,面对生活,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第四点,活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
第五点,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学会知足和感恩。
第六点,对生活抱有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第七点,做一个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