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听课笔记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情景教学在“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中的运用

黄晓霞老师执教的《桥》,结构合理,扎实有效,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巧妙融合。

课堂围绕着两个大问题展开:1.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便开始汇报展示。

亮点一:学生训练有素,有完整地话语体系。如展示小组站起来都会先说:“请大家看第几自然段第几句话。我们先来读一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XX的方法,体会出这句话表现了老汉XX的特点。”语言准确,思路清晰。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找出了老汉的三大特点:沉着冷静、不徇私情和舍己为人,并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读了相关语句,问题处理很扎实。

亮点二:情景朗读,情感升华。老师为了还原老汉的整体形象,用语言创设情景,进行师生共读。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读的渲染,老汉无私无畏的形象更加高大。

老师:老汉盯着乱哄哄的人群,沙哑地喊话——读!

学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师: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读!

学生: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师: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读!

  学生:少废话,快走。

此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读得激情澎湃,都为老汉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深深感动着。余文森教授说过: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融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景的价值。黄老师在这里运用得很恰当。

亮点三:预设准确,及时讲解。“主体多元合作探究”的课堂不排斥讲解。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都是糟粕,讲解法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准确,更系统。在探讨《桥》的写作特点时,学生能够理解到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句段简短,渲染气氛;运用修辞,增强表现等。除此之外,学生说不出其他内容。这些应该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因此,老师及时出示了一段话为学生作补充:

作者通过对老汉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老汉的崇高品质,这是从描写角度刻画老汉的性格;通过对洪水的描写来突出老汉的优秀品质,这是环境烘托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村民的描写突出老汉的沉着、冷静,这属于对比的写法。

有了这个铺垫,接下来让学生完成小练笔: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发挥想象写下众人为老汉送行的感人一幕,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当然,本课也有瑕疵,比如学生整体读书不错,但个体不理想,不能正常表达。课堂结尾让学生为老支书敬礼,效果不理想,有画蛇添足之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2,036评论 0 7
  • 第一章基础写作 【学生原文】 走过不及格 数学考试,我做得糟糕透了。(开篇直接入题,但从作文题目上看,采用倒叙,更...
    虚实先森阅读 4,738评论 1 53
  • 有一家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后悔什么? 调查统计结果,排名前五的是: 1.有92%的人...
    东燕川阅读 228评论 0 0
  • 我是7月3号来的那一批,错过了一周的训练,虽然不知道第一周干了些什么,但是因为在之后特训营里的每一天都能学到...
    stanfil阅读 533评论 1 0
  • 无题惯纵年华入醉歌,丁酉忽觉意婆娑。岁从二十添无几,悄向而今三十多。 又老街向晚步量轻,目外忽闻寒鸟鸣。非是城深难...
    讷言不敏阅读 503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