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8.9 大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②,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人于汉④,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⑤。
【题解】
孔子重视“乐”教,本人也对音乐有着深厚的修养,所以对当时乐师的境遇非常关心。此章记载了鲁国乐师在哀公时流散四方的情况。
【注释】
①大师挚:大,同“太”。大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②亚饭干: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名干。古代天子、诸侯吃饭时都要奏乐,所以乐师有亚饭、三饭、四饭之称。
③缭、缺:亦是人名。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④播鼗武:播,摇。鼗,小鼓。武,摇小鼓者的名字。
⑤少师阳:副乐官,名阳。击馨襄:敲磐的乐师,名襄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乐师干到楚国去了,三饭乐师缭到蔡国去了,四饭乐师缺到秦国去了,打鼓乐师方叔进入黄河地区了,摇鼗鼓的乐师武进入汉水一带了,少师阳、敲磬的乐师襄到海滨去了。
//我的感想//
重视“乐”,关注“乐师”。
忽然想到团队。
想到有电影的开头,是某一个人去各处找寻自己的伙伴,重新回归原来的组合,再去完成一项重大使命的场景。
而今天的论语正相反,是团队失去存在价值而四分五裂的场景。
这个团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空间,另一方面反映着社会的状态境况。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人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