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这个词放在二十年前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在今天,应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80后的一代应该是最早接触cosplay的,但最终把它发扬光大的反而是90后和00后,到如今,可能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有知道什么是cosplay。
从百度百科上我们可以轻易的找到Cosplay的定义: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写,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以及古代人物的角色,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被称为COSPLAYER或者COSER。Cosplay在中国来说也算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跟所有另类的新事物一样,最初被引进中国城市的时候,cosplay曾经是被很多人诟病的。本人从小就在深圳这个比较开放的城市长大,但是读书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同学看待Cosplay就跟看待黄赌毒一样,都是“会教坏小孩子的东西”。90年代那个时候,在深圳开始可以看到香港翡翠台和本港台,那时下午下课后两大香港电视台会播放很多日本动画片,什么灌篮高手,柯南,浪客剑心,游戏王等大量日本动画片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加上书店到处可见的日本漫画,当时很多同学的业余时间就钻进了动漫的世界里不可自拔,甚至于到现在,我这个30好几的老阿姨最爱看的还是动漫,不爱看电视剧。Cosplay就是在这么一种大环境下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里;当时很多家长本来就认为看动漫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因此对cosplay更是以一种看待"毒药“一般的眼光去看待;而且当时的社会舆论也认为,很多cosplay的服装怪异且暴露,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好,整个大环境对cosplay都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很多同学就算喜欢cosplay,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反观现在,二十几年过去后,对cosplay的社会容纳度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想象,有很多时候我甚至能在街上看到小年轻们很自然的cos成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很多路人还会主动要求跟他们合照。这要放在以前,可能会被警察叔叔以”影响市容“为由抓了吧!现在还有很多大型组织和公司会定期举办cos展和比赛,每次看到这些比赛的现场,你真有种进入动漫世界的感觉。Coser们的功力是越来越深了,不只是服装,连动作,神态和感情表达,都还原的让人有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很多资深的coser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某个角色,然后自己动手去制作服装和道具,甚至听说有人为了真实还原某个动漫角色,连日语都学的跟母语一样!是怎样的一种热爱才能让一个人做到这种地步?
我曾经在家附近的商场里看到过一次cosplay比赛的海选,那时候场地有限,很多选手都是在商场的厕所里直接换衣服和化妆的。我听着他们在讨论为了准备这场比赛,几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服装道具,为了不影响学习,白天上课,晚上做完作业后还要熬夜一针一线的缝制衣物,还要抽出时间重看视频书籍去研究角色和妆容,到比赛日的时候还得自己一早赶过来自己化妆,这种状态,放在一个成人身上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但在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我没有看到疲惫和不满,只有因兴奋激动而闪闪发亮。当他们站上舞台的时候,他们仿佛就不是平时的小明或者小红,他们就是火影里的鸣人,海贼王里的路飞,永远充满热情,永远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我觉得玩cosplay的人就跟玩乐队的人一样,都有一种执着在,仿佛只有置身在cos的世界里,才能找到快乐和栖身的地方。
很多不喜欢动漫的人会觉得看动画片是小孩子才喜欢的幼稚行为,或者认为喜欢动漫的人不是腐就是宅,但其实,动漫也有很多正面的东西影响着我们。当你在十几岁的青春年华的时候,你需要的也许就是动漫里那种不顾一切的热血,对梦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坚持和那种与同伴的羁绊。时间会冲淡掉你身上的幼稚,也会把你打磨的圆滑老练,但你的内心一角里,总会对梦想和生活怀有希望与憧憬,至少这是动漫对我产生的影响。我也许会妥协于生活,为五斗米折腰,但我依旧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很重要的,仍旧相信不管多老了都不应放弃追求梦想,我仍旧愿意怀着激情去做一件简单的小事。而在coser身上,除了能看到精美的服装还原外,我似乎也能感受到动漫里的精神通过他们得到了传递。
当然玩cosplay并不能成为你往后赚钱生活的工具,虽然听说现在很多成功的coser们通过参展比赛和贩卖自己的服装产品也能获得不少利润,也有很多通过直播平台获利的coser,但这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人玩cosplay还是把它当作一种爱好。抛开世俗的利益观,能把一种爱好一直坚持下来并不断进步成长的话,这毕竟还是一件好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