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季吐槽大会,呼兰说过,“同样是挤地铁,早高峰和晚高峰的状态都不一样,早上的时候,雄心壮志,别碰我,我要去干翻这个世界,晚上的时候往那一靠,被这个世界干的服服帖帖的”。看了《努力控制负面情绪,却摧毁了自己的人生,为什么?》,才知道我们付出了情绪劳动。
什么是情绪劳动?我们平时的工作都有产出,那么情绪劳动的产出就是控制住面部肌肉,展现符合场合的表情,特别是那些和客户打交道的职业,情绪劳动的强度更大。
有时候面部表情和内心情绪是冲突的,怎么做到情绪控制呢?首先把情绪分解成两个维度,情绪感受,就是你的真实心情如何;以及情绪表达,就是你表现出来的情绪。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的差别越大,劳动成本越高。职场要求的情绪表达始终是阳光正面的,当我们情绪感受很差的时候,为了适应职场,只有两种方法
- 调整情绪表达,就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导致内心的冲突,劳动成本变高
- 改变情绪感受,就是选择更积极的观点,产生更积极的情绪表达,在这方面,阿Q表现的就不错。
大量高成本的情绪劳动,让我们每天晚上瘫在地铁座位上,被这个世界干的服服帖帖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阿Q。然而,改变自己的情绪感受能解决问题吗?如阿Q般降低情绪劳动成本,会不会改变自己的认知,过上自己觉得开心,别人觉得可悲的幸福生活?
比如,我不喜欢当前的工作,每天觉得味如嚼蜡、浪费时间,情绪感受是沮丧,情绪表演就是乐观、激情,当然要少说话以免不小心露馅。如果要改变情绪感受,就是认识到这份工作安全稳定,强度不大,收入不错。如果是采用这种认识,那就要改变我的认知和偏好。
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呢,就要用的边际分析,评估我跳槽的边际成本和收益,以及改变自己情绪感受,变成讨厌的自己的边际成本和收益。这个问题,要容我三思了。
原文说到,“为什么有些人一开始热情高涨,后来就变得冷淡了?也许不是他们的热情被消磨了,而是刚开始假装喜欢,后来‘情绪劳动’的成本太高,实在装不下去了”。另一个解释就是,这些人改变自己的情绪感受,而这种情绪感受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对外界的刺激显示无动于衷。就像寄居蟹,以及《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