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万圣节已经过去,但还是忍不住想安利一部恐怖片,放心,绝不是《小丑回魂》。电影的名字叫《忌日快乐》,听上去有点吊诡,没想到上映日期选得更用心(本片于今年10月13日,星期五在北美上映)。
比起触霉头的片名,电影本身倒是幸运得多!仅仅凭借480万美元的成本就在上映首周获得超越两千万美元的票房,甚至还挤掉了同档期的《银翼杀手2049》登顶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要说恐怖电影哪家强,我要投Blumhouse一票。这家专注于制作低成本恐怖电影的公司还出过不少耳熟能详的作品,随便报几部感受下,比如《灵动:鬼影实录》系列、《分裂》以及今年上半年大受好评的《逃出绝命镇》。而比起恐怖,这些电影中都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到了这次的《忌日快乐》,电影中就玩起了时间循环这个梗。
女主角小翠,一出场就是在别人床上,玩完一夜情却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豪放地当着男主的面换衣服,还不忘警告人家不许说出去。
对待社会公益,她漠不关心;路遇找上门的备胎,她损起来毫不留情。
生日当天,她拒接父亲电话,还放了父亲鸽子。室友好心做了纸杯蛋糕为她庆生,而她倒好,不但许愿能换个室友,还将蛋糕丢进了垃圾桶。
她可以当着闺蜜的面跟闺蜜的男友调情,还可以跟自己的老师大玩婚外恋。除了颜值高、身材好,你几乎在小翠身上找不到其他优点。高傲、冷漠、刻薄,用情不专,妥妥的招黑体质,怎一个“婊”字了得。换句话说,这要是搁在柯南里,基本上是第一个被杀的。
果不其然,报应来得比爱情还快,就像龙卷风……
在前往生日party的路上,小翠经过一段黑暗的隧道,地上放着的音乐盒诡异地响起生日快乐歌。导演为恐怖造足了势,就为了接下来这个带着小丑面具的黑衣杀手的登场。在贡献完一个恐怖片标配表情包后,小翠被KO。就这样,生日变成了忌日。
然而,你以为女主就此Game Over了?不,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因为第二天,小翠又“活”了。
还是在别人的床上,男主说了同样的对白,父亲的电话会在既定的时间响起,备胎会一脸怨念的跑来质问,回到宿舍室友送上纸杯蛋糕。一切仿佛复制粘贴般熟悉,宛如昨天的复刻。
这一次她绕开音乐盒成功达到party现场,但死亡是绕不过的。换完一种死法,醒来后一切再重新上演,如此往复,生命被不断重启,小翠陷入了自己被杀当天的循环中。
听上去这就像拥有了无限血浆一样让人兴奋,但知道会死却没法改变的无力感,远比突如其来的死亡要更为恐怖。小翠无处可逃,面具杀手像是自带小雷达一样,总能准确定位到她的所在之处,如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在身后。
电视剧会自动开关,停车场空无一人,惊不惊喜?刺不刺激?小丑面具的恐怖效果在于内心对未知的恐惧,你永远不知道死亡会在哪个角落等着你。电影有意放大了这种恐惧,但又不忍心观众只是被吓到。
对小翠来说,这就像一个结界,自己出不去,别人进不来。更要命的是,周围人还没人相信她,当然有一个人除外。喏,小翠每天一起床就见到的这个傻白甜小哥卡特。
卡特不但相信小翠的遭遇,还很认真地提出建议。小翠决定把握这种生命可以循环的机会,尽快找出凶手。但是,树敌太多的下场就是:
身边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有可能,小丑面具似乎无处不在。
每天上演花式死法的生活让小翠身心俱疲。每一次从杀手名单中排除一个嫌疑人,都是对身体的的极大消耗。
好在电影不止是玩弄恐怖。虽然电影类型里没有写上“喜剧”这个标签,但欢快又带感的BGM已经背叛了恐怖片想要吓人的目的。
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小翠不断放飞自我,不仅发现备胎是Gay,还大胆裸体出街,反正每一次被杀后生命都会重启,周围的人都不会记得。
凶手制造出的那点恐怖气氛被小翠一扫而空。她从焦急等死,变成了帅气生活。她开始懂得理解与关爱,反思自己的人生,并学会去帮助他人。在不断的轮回中,小翠与卡特越走越近,偶尔互动一下,发个糖,让本来冲着恐怖片来的观众会心地露出姨妈式微笑。
电影的成功之处,不是因为套路玩得深,而是套路玩得好。导演深知这种单曲循环似的剧情梗并不新鲜,有《恐怖游轮》和《土拨鼠之日》这样的珠玉在前,总要有点新花样,才能满足观众挑剔的眼光。比起让观众来吐槽“这不就是恐怖版《土拨鼠之日》嘛”,导演自己先毫不避讳地对表达了对经典的致敬。
就像《土拨鼠之日》中的男主在每次新生中变成更好的自己一样,女主也在循环往复中改变着自己。这不仅是追查真相的过程,也是小翠不断发现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
好吧,说了那么多,我知道你们就想要一个结局,到底那个带着小丑面具的真凶是谁?如果连这也剧透,那就太不厚道了。尽管结局必然反转,但也并不是完全猜不到凶手是谁,毕竟导演早就在片中给出了关键性的线索,连海报都在剧透。
难得看到这么一部非但不惊悚烧脑还带着点温馨和治愈的恐怖片,你可以感觉到电影想要传递的东西很多,值得庆幸的是,导演让这些元素很好地平衡与融合在了一起。
在恐怖与搞笑的相互穿插,女主仿佛已经死过很多遍,又仿佛变得更懂得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