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自身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无法拒绝别人。我总怕别人不高兴。我的想法就在嘴边,但就是说不出口。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这样的状况:同事发着微信喊着哥或姐,今天真是没办法了 这个真的是不会搞,这能不能麻烦帮忙搞一下,结果放下自己工作帮忙的你,转头却发现他在跟人聊天正开心的呢!心里头有股气蹭蹭的往上冒,但是却还是不敢掀桌子。心想:同事一场,算了吧!
以上这些人,帮了忙,心里头却不舒服,可是下回又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这就是滑洋《不去讨好任何人》一书中提到的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在儿时受到某些创伤,导致人格发育不够自信、坚强、独立,必须从他人身上寻求肯定与慰藉的一种寄生型人格。
听起来很可怕是不是?最近有部动画片《渔港的肉子》其中的主角肉子,是个胖乎乎的女子,从小就胖,她本名叫须贺子菊子,从小跟着母亲四处搬家,因为喜欢吃,吃得胖嘟嘟的,所以大家都叫她肉子。肉子的男人运不好,老是爱上不像样的男人,男人拿走一笔钱后便消失了。肉子带着男人留下的女儿喜美子在港边开起了居酒屋,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活着。喜美子认为肉子总是在讨好别自己要她别再这样了,肉子对她说,喜美子,你可以离开这里,去追求你的人生。
看完这部动画片,再阅读《不去讨好任何人》这本书,我觉得倒是可以互相印证。比如:书提到讨好型人格日常表现的8个方面:拒绝别人就心慌、无条件地附和别人、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主动为别人行方便、总是做别人期待的事情、停不下来的微笑、从不发脾气,以及用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影片中因为觉得同学奇怪决定联合同学霸凌他的玛莉亚,被霸凌的妥瑞症同学当下的心理活动就有一种自卑的讨好型人格特质行为。又比如肉子因为富有同情心总是对男人无条件的付出,却得不到相对应的回报,这也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的特质。
如果想要改变讨好型人格,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必须从儿时的缺憾上来解决。但是儿时时光已逝,我们不可能时光倒流去修复过去的不足。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只能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萨提亚老师说过:“人最大的本能不是生存,而是寻求安全感。”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作“人生课题”。所以要找出你的人生课题,才能建立你的安全感,必要时。可以寻求“重要他人”的协助。
本书在最后一章提出了8步骤的“SELF心理自助疗法”包含:
1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找出问题点。
2情绪接纳(Emotion Acceptance):愤怒就是愤怒,悲伤就是悲伤,没关系的。
3连接资源(Links to Resources):寻求重要他人协助或吸收知识。
4信念转换(Faith Conversion):每天自我鼓励。
5技巧提升(Skill Improvement):对于人际互动技巧方式学习提升。
6经验获得(Experience Gain):从各方面多看多听多想,不要盲人摸象。
7爱自己(Love Yourself):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8极好的身心状态(Fabulous Life):调整自我身心平衡。
在读完本书后,个人颇有感触,在生活中,有时也会有书中提到的现象发生,一直以来都不能与情绪和解的原因已然找到。现下希望可以藉由这次阅读让我自己省思,可以生活的更加愉快。也分享给大家,如果您或身边朋友有这样的困扰,不妨来阅读本书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