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记忆,每个人都会回忆。
记忆里的,是什么样子?是痛苦,还是幸福;是悲伤,还是遗憾;是微笑,还是眼泪?
不管是什么,都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最幽深的那部分。
可能会提醒自己时时想起,也可能会强迫自己,赶紧忘记。
都没什么,只要明白一点,所有逝去的,都是我们今生今世活着的证据。
回忆
烛光
在每一张脸上摇曳
没有留下痕迹
影子的浪花
轻击着雪白的墙壁
挂在墙上的琴
暗中响起
仿佛映入水中的桅灯
窃窃私语
这是北岛的一首短诗,诗名《回忆》,短短52个字,道尽了回忆的真谛。前几天随手又翻了冯唐的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里面有一篇叫《永远的劳伦斯》,开篇即有这样一段文字:
英文书念得多些的中国人难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中文和英文哪个更优越?我个人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数量问题。数量少,二三十字以下,中文占绝对优势。有时候,中文一个字就是一种意境,比如“家”字,一片屋檐,一口肥猪,睡有屋食有肉就是家。乱翻词谱,有时候,中文三个字的一个词牌就是一种感觉,“醉花阴”,丁香正好,春阳正艳,他枕在你的膝上,有没有借酒说过让你脸红的话?“点绛唇”,唇膏涂过,唇线描过,你最后照一下镜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的眼睛?五言绝句,有时候,二十字就是一个世界,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有天地人禽,有千古幽情。数量多些,比如两三千字,中、英文持平。三袁张岱的小品同兰姆、普里斯特利的散文一样耐读。数量再多些,比如二三十万字,英文占绝对优势,中文长篇几乎无一不可被批为庞杂冗长,而不少英文长篇却充满力量。
对于冯唐的这个观点,我举双手同意。
不管是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小品文,还是现当代诗歌中的短诗,尤其是我最喜欢的北岛的诗歌,无不直接证明着这个观点。
诗歌开首两个字:烛光。烛光是模糊的、颤动的,因为它忽明忽灭,此刻最明亮,彼刻突然就可能熄灭,所以它有时候甚至可以代表即将死亡——回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一开始,诗人用诗题以及开首两个字,就把所写内容的轮廓勾勒出来。
“每一张脸”自然是指回忆中曾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人。“没有留下痕迹”,可能是不再相见,可能是没有交集,也可能是时光漫漫,已经忘记。
“影子的浪花”这句精炼但是意蕴丰厚,“影子”代表着虚幻,触手不可及,而回忆的是逝去的,逝去的也是虚幻的,也是触手不可及,躲在角落里,影影绰绰,捉摸不定;而“浪花”这个意向很有趣,它是一波一波的,时有时无的,且有风才会起浪,“风”又是什么呢?是旧景,旧物,触景而生情,睹物而思人。并且“浪花”也是摇曳多姿的,和前面的“烛光”照应,但是比“烛光”这个意象要明亮很多,因此到这里出现了一个小的高潮,即“烛光——影子——浪花”的意象过渡,到下一句“轻击着雪白的墙壁”中“雪白的墙壁”时,到了最高点,这让《回忆》这首诗在色彩上不会太黯淡。
但是色彩的明亮反而加重了记忆的苍白,内容的虚空。接下来的“雪白的墙壁”总是让人有种人走茶凉、断壁残垣的联想,因为“墙壁”是“雪白”的,是簇新的,反而更让人觉得“风物依旧,人事已非”。而“墙壁”还是用来承载影子的一个载体,“轻击”则引出了声音,两者同时启出下一句,因为在下一句中有“墙”,有“琴”(即声音);回到这一句,再说说“雪白”两个字,这俩字烘托出了一种苍白的、无色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烛光、影子更显幽秘、幽深,记忆的浪花似从遥远的虚无中泛起。
下来两句,“挂在墙上的琴”承接上文,到这里,有画面同时有更明显的声音的加入,立体感凸显,而“暗中响起”似在暗示已忘记声音的具体内容以及源头,但潜意识里能听见,有音乐在旁观。再者,“暗”这个字紧承着“烛光”“摇曳”“影子”等词语而来,内在联系紧密。
最后两句,“桅灯”是孤寂的,“映入水中”,再次强烈表现出一种虚幻性,再次点题,回应“回忆”二字,同时“映入水中”照应了之前的“影子”。结尾用“窃窃私语”收束全诗,言尽,意蕴却无穷,读者掩卷不由沉思“私语”的内容,同时,“窃语”再一次强化了隐秘性。
整首诗围绕“回忆”俩字,逐渐展开却不拖泥带水,意象跳跃性较大,但是通过“烛光”“摇曳”“影子”“暗中”“窃窃私语”等词语连缀全诗,丝毫不散乱,最后结语干净利落却意蕴无穷,真是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