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讲知乎Live,非常高兴。过去作为记者报道过知乎Live,这次终于能自己也参与进来分享了。在此之前我在线上与线下讲过高效读书课程,这一次,我从自己的一个习惯、一件被很多人忽视的小事讲起——记日记。
这个话题本身并不性感,与知乎Live中众多实用性强的话题相比,它的确太小众了!并不是一个人人都有的需求,我们会有对面试时技巧指导的需要,有职场的困惑,留学前想听听海外的情况。但是记日记这件事呢,很多人是穷其一生也不会需要,除了小学时被老师要求写过日记。
不过日记就像禅修冥想、瑜伽甚至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一样,它是一个面对自己独处的活动,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活动。现在,我们有很多时间网上社交,线下社交,时时刻刻看手机,在微信里与外界互动,但整天忙忙碌碌的,却没有时间深度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这一天过的是否充实,结果就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充实会有一个主观的感受,而书写记录会让你理性的看待它以及后续能自己有意识地创造这样的幸福感。在我接触到的每个有记日记习惯的人,他们都感谢有这样一个区别于其他人的事,长年累月地给他们提供力量。
正是由于它太小众了,而我自己从这个小众的事情中感受到了改变的力量,所以我想把它分享给大家。也许过去,你们偶尔罕见地碰到某个记日记的朋友,但是他并没有跟你说很多关于记日记这件小事。因为,只有做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力量,它甚至都不像瑜伽和跑步,体型和身材变了,视觉上就能看到外显的变化,进而上去问两句,“朋友,你是怎么变漂亮了?”日记就是一个人坐在家里记。于是,记日记的人就只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了,跟外界说再多好像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村上春树为了讲述跑步的哲学,写了一本书,有关他在跑步时在想什么。不跑步的人看一个作家跑步,会以为他只是在锻炼身体,还有疑问他是个作家,每天坐家里写作又不累,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呢。其实,看似简单枯燥的小事,让人能坚持下去,它背后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哪个傻子会为了枯燥无聊坚持呢,只是开始会枯燥而已。随着逐渐走进大门,那些文字上哲学性的东西才会慢慢展现在你的面前,那些意义和价值才会变成你的感受,才会长在你的身上,日记也是如此。
我的妈妈在我一岁之前给我记了宝宝日记,我从中看到一个细节,在南京,我那时还是个婴儿,第一次看到能摇头吹风的电器也就是风扇时,我哇地一声吓哭了。隔几年过年回家收拾家时,看一眼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幸福如同存钱罐和时光机器一样,随时能取出来。
我希望这次是一个契机,你能听听记日记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我也希望我自己能传递出来这种推动力,这个要求很高,让人们去做一件无聊且短期内看不到效用的事,这个也真不容易。我设定了知乎Live可以设定的基础价格,也就是9.99元。另外,活动后,参与Live的朋友都可以与我私信交流关于日记这件事,我还希望除了分享经验之外,我真的能推动你的行动去试一下。光说不够,还要去做。
欢迎大家参与,时间是下周六(12月24日)晚上9点。
这次Live的入口: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
以下是这次Live分享的简单介绍:
我是周昶帆,北大传播学毕业,此前一直是个书写者,做了近 7 年的科技商业记者,参与过两本科技相关书籍的撰写。记录和书写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改变了我自己,我记日记近 4 年时间 1400 多篇,日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生活习惯成为我独特的一个成长利器。
我自己也是一个成长控,以成长黑客的精神不断在研究个人成长方面的方法论,在知乎上写了一个专栏:《书该怎么读》。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曾被老师要求记日记,但方法不对、时间不对,导致大部分人觉得日记这件事是枯燥没有价值的。而在日本,与日记类似的「手账」却成了日本的国民文化。富兰克林、洛克菲勒、曾国藩、蒋介石、胡适、季羡林等等数不过来的名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事实上,记日记有着诸多功效,它并不是少数人的怪癖。
它能抚慰情绪,也能帮助我们反思提高,让生活和工作有方向感,多重作用综合,可谓一个小众成长利器。记日记如同瑜伽、禅修和跑步一样是独处活动,它并不一定能快速见效,但是它直面我们自己的内心,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次 Live 中,我将带大家认识记日记,分享长期记日记是怎样一种体验、它所带来的改变、怎样能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具体怎样写日记会对自己有帮助等等。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 我的日记进化史
* 感受记日记的作用和价值
* 初入门的朋友应该怎样开始,怎样进阶?
* 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怎么去培养和坚持?
* 一般放弃记录的原因和解药
* 日记记什么,我总结的日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