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娃娃似乎一直对鸟的兴奋度很高,不管真实的鸟还是书上的鸟,都会很激动的指给妈妈看。晚上,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娃娃一眼瞥见了书页左下角落的树枝上的一只鸟,喊了起来“妈妈,小鸟,小鸟”。
“宝宝真厉害,这都被你发现了,妈妈都没看到,小鸟在哪里啊?”
“树上”
“在树上干什么呀?”
“唱歌”
“唱的什么歌啊?”
“小燕子”
妈妈被娃娃这种有条理的答案惊喜了。
2
妈妈问正在吃梨子的娃娃,“宝宝在吃什么啊?”
娃娃喜滋滋的晃着手里的梨子,“梨子”
“梨子甜不甜?”
“甜”
“那宝宝刚才吃的巧克力甜不甜?”
娃娃直摇头,妈妈继续说“巧克力苦苦,宝宝以后还要不要吃啊?”虽然过后妈妈觉得不应该用小孩的语言来表达。
娃娃摇头。
“早上爸爸烤的橘子你吃吗?”
娃娃点头“吃”,“吃了告诉妈妈好不好吃?”
娃娃摇头,“不好吃是什么味道啊?”
娃娃望着妈妈思索着如何回答,妈妈笑眯眯的望着娃娃满眼期待。
“苦苦”娃娃冒出来刚刚学会的两个字,却用的恰到好处。
几周后的一天下午,娃娃让妈妈推着超市的购物车一圈又一圈的转悠时,妈妈看到糖果区的糖果各种形状,告诉了娃娃,娃娃好奇的看,妈妈问娃娃知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娃娃摇头,妈妈说是巧克力后,娃娃说了两个字“苦苦”,然后毫无留恋地放下了手里的糖果。
3.
妈妈晚上整理娃娃的书时翻出了之前读过的几本书,娃娃拿起一本,有模有样的念到“小蝌蚪找妈妈”,爸爸在一边惊奇的问,他怎么认识的啊,“看图片啊”,“看图片也不能认识字啊”,妈妈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此时,娃娃嘴里说着“唐诗,唐诗”,妈妈惊讶的发现娃娃正指着之前读过几次的《唐诗三百首》,而娃娃嘴里继续“静-夜-思,李白”,爸爸妈妈完全被惊到了,《静夜思》是爸爸偶尔哄娃睡觉时诵读的,虽书上有似乎未拿书读过此诗,而将书与这首诗能联系到一起,不知道娃娃怎么做到的。
隔天早上,娃娃又看到了那本书,除了诗名,又含含糊糊多冒出了一句“疑是地上霜”。
再隔了两天,说话都不太清楚的娃娃能完整说完《静夜思》了。妈妈兴奋的让爸爸读《咏鹅》,娃娃过了一天又可以完整说完。
周六妈妈加班九点多到家,娃娃顺口说起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打油诗,竟然一字不差读完了,妈妈惊喜的问娃娃谁教的,娃娃乐呵呵的指着外公,而妈妈激动的过了几天后才想起跟外公核实。
《唐诗三百首》封面上有两个小朋友划船,娃娃每次看到两只胳膊往后比划着划船,妈妈会问娃娃“小朋友手里拿的什么?”“荷花”,
“荷花长在哪里啊?”“大海”
“荷花下面是什么啊?”“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啊?”“青蛙妈妈”
“那最后找到了吗?”娃娃沉思片刻,“有”
“青蛙妈妈长什么样啊?”
娃娃两手在头上比划着青蛙的两只眼睛,“对啦,宝宝真棒,青蛙妈妈大大的眼睛,四条腿,白白的肚皮,怎么叫啊?”娃娃望着妈妈“呱呱呱”。
能将两本书的内容如此结合,回答如此有逻辑,妈妈颇有自豪感。
4.妈妈翻出不知什么时候买的《14只老鼠》,娃娃对此很感兴趣,让妈妈连着读了三天,第四天自己随意给妈妈翻着讲,妈妈问娃娃要不要妈妈讲,娃娃直摇头。
亦如看佩琦的书,不让妈妈讲,却翻到书背面,指着小图,妈妈一个个问上面是什么,娃娃一个个回答,其中一幅,乔治正在接恐龙玩具,娃娃回答“乔治拿恐龙”,最初妈妈没看清楚,等反应上来,又被娃娃征服了,他不知道“接”这个字,却用“拿”说明了这个正在进行的动作。
妈妈每天看着娃娃点滴的进步,那些在别人眼中平凡的不能再普通的语言和行为,在妈妈心里是如此的盛大,让妈妈如此的有成就感。
唯一句:
孩子,谢谢每天带给我们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