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里,有一首唐诗,是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可是,在《唐诗鉴赏辞典》里,这首诗的第三句却是“遥望洞庭山水色”,在我们学校的“诗韵汇文”课本里,也是“山水色”。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这首诗描写的是洞庭湖的夜色,因为诗的第一句就写到了“秋月”,所以可以肯定刘禹锡是在夜间观赏洞庭湖的。而最后一句说”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在这里指洞庭湖水,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只有在月光下,湖水才是银白色的,比喻君山的青螺则是暗绿色的,而“翠”是鲜绿色。这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所以我认为“山水色”是正确的。
唐诗经常会有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在唐朝时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书都是手抄的,有可能是笔误,也有可能是抄书的人自以为是地修改了诗句。但是,“翠”和“色”无论是在字音上还是字形上都截然不同,所以肯定是有人修改了诗句。他大概是觉得“翠”比“色”更加生动、鲜明,可是他忘了这样整首诗就讲不通了 。
不知道刘禹锡在天上看到他的诗被改成这样,会有什么反应,他大概会哭笑不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