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一岁半开始读书,那时候也是买一些故事书,童话等等,大多还是我小时候的故事,三岁的时候结识了大v店开始读绘本。
读绘本以后才知道书分类很多种,比如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情绪管理,故事类,情商教育,性格养成等等。故事类最喜欢的当属《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一共46本,全都有了,三岁看到现在仍然喜欢。情绪管理类的买了好多,本来以为读了没什么用,结果到现在才发现孩子对于情绪的感知和表达很到位。还有儿子喜欢解决问题的《一起想办法系列》。
其实那时候害怕孩子读绘本太多,数学思维会差一些,所以不充了一些数学绘本,主要是数学思维类。
英语也读了牛津树,红火箭,不过没有坚持。
后来有了网络课程,又补充了很多大语文类的,比如常爸的大语文,当时是打卡返现甚是喜欢,还有伴鱼绘本打卡返现,总之网络课程刚开始上线不仅入了大量的打卡返现而且优质,大多数都坚持返现了。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科学,我不喜欢科学觉得枯燥无趣,所以自然给孩子选择也会很少选这类。可是大科学孩子刷了好多遍,至今都会讲,宇宙天体,太阳系,行星恒星,宇宙大爆炸等等知识,我真的怀疑这些他们都记得住吗?
对了,看绘本那时候买了一套城市系列,大概讲解城市的发展历程,比如火车站的由来和发展,我以为这些他们不懂也不喜欢,结果孩子真的会记住也会经常翻看。
所以这两个点让我觉得,我们的认知可能会局限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天性比我们想象的,认为的更好。
最近儿子看天天练的水浒传,非常上瘾。总是跟我分享,他最喜欢吴用智多星,遇见困难总是有计策。宋江最后还是死了,这些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义”字。水浒传108将算是真的进了孩子的内心。
这个假期也深深被叫叫阅读种草,最喜欢骂人大王蒲松龄,大才子唐伯虎,还有用诗击退小偷的郑板桥。现在儿子正在写日记,今天写的是大侠客李白,李白不仅仅诗写得好,重要的是行侠仗义,剑术高超。昨天儿子写唐伯虎,写到十一点多,这是被知识点燃了热情。
这些年读书上网络课程,收获到最大的就是,激发对于学习的兴趣。原来读书这么有意思,原来这些大人物都躺在书籍等着被发现。
今天闲聊的时候,儿子念了几句打油诗: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藏万卷,床上金银无半文。准时让我惊讶,这些打油诗是一下子就记住了?疫情的时候包括现在确实让孩子每天背诵诗词,不过背诵的都是大作品,这些我自己都没听说过。孩子有声有色地朗诵,俨然还原当时情景。
我记得有亲戚找我,问了很多买书的事,应该选择什么书?问了三天,最后他说,算了不买了,买了也不看浪费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
开卷有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