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练习:《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试译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涂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涂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穷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涂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第1版)

[试译]

秦国发兵攻打西周国索求九鼎,西周国国君感到忧虑,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大臣颜率。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我请求去向东方的齐国借救兵。”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不讲道义,想要发兵攻打西周国来索取九鼎,西周国君臣私下商议: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赠送给齐国。保存西周国,会给大王留下美好的名声;获得九鼎,会给大王增加贵重的财富。请大王您反复考虑下。”齐王听了颜率的话十分高兴,派遣田忌率领五万齐军去解救西周国,于是秦国军队停止了攻打西周国,解围而去。

齐国将要求取九鼎,西周国国君又感到忧虑。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我请求去东方的齐国处理这件事情。”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西周国依赖齐国的道义,才得以保全其国家和人民,愿意把九鼎献给齐国,不知道贵国将要走哪条道路来把九鼎送达齐国呢?”齐王说:“我将向魏国借道。”颜率说:“不行,魏国君臣想要获得九鼎,他们在晖台之下、沙海之上谋划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九鼎一旦到了魏国,必然不会再从魏国被送出来。”齐王说:“我将向楚国借道。”颜率说:“楚国君臣想要获得九鼎,在章华之庭谋划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如果九鼎进入楚国,必然也不会再被送出来。”齐王说:“那么依先生之见,我最终要从哪条路把九鼎送达齐国呢?”颜率说:“我们西周国本来就私下里替大王您感到担忧。九鼎不像醋壶酱罐一样,可以揣在怀里、夹在胳臂下、提在手里送达齐国;也不像鸟翔乌飞,兔跃马奔,畅通无阻的到齐国。昔日周武王讨伐殷纣王,获得九鼎,每一个鼎都用九万人来运,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来运这九个鼎。此外,为士卒准备器械用具的服杂役的人数也大体上有九九八十一万人。现在大王您纵然有这么多人,可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出去呢?我私下里为此而替大王您感到忧虑。”齐王说:“你几次到我们齐国来,可实际上还是不打算把九鼎送给我们齐国呀!”颜率说:“我们西周国不敢欺骗齐国,您赶快确定好把九鼎运出去的路线,我国等着您的消息好把九鼎送达齐国。”齐王这才放弃了求取九鼎的打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六国合纵天下安息,秦国远望着东方的六国,如狼似虎一般死死...
    苍郁先生阅读 1,031评论 0 3
  • 卷一 东周策 一、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 九鼎,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得九鼎...
    止裳阅读 853评论 3 10
  • 在我心中 什么都可以省 热爱的 不能省 培养世界观 先观世界 等一份机会 不如自己创造机会 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有娜么点儿意思阅读 191评论 0 1
  • Day9: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坚持的过程更是难能可贵。不论生活还是职场,坚持习惯都是一场马拉松。 ...
    谨姐姐阅读 199评论 0 0
  • 文|铭悦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汇演,家长们陪同,朋友圈刷屏。就连新闻联播也重点拎出来,着重说说。可见现代人还是...
    铭悦阅读 3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