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直中学 叶关林
在初中数学的分层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学习,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我们班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在初中数学学习实践中进行分层数学学的一些体会:
一、根据我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老师对我们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策略。
首先按自己数学成绩进行分层:
B层:数学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
A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
老师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目标。
B层
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A层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我们自学,多鼓励我们一题多解,要求我们争取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老师对我们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我们取得合格以上成绩。多耐心辅导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坚持独立完成作业,他们的作业面对面的批改,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平时教学的微笑、赞扬、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分层学习半年以来,我在A班的数学成绩步步提升,对数学的惧怕也越来越少。老师讲解的东西不再觉得困难,不理解。数学成绩稳步提升,基本接近A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