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在肯尼亚的这段故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我指的并不是我带给当地孩子什么实质上的物质或者教育方面的财富。而是深切的体会到了他们给我带来的心理震撼。这种体会用金钱不能衡量,用言语也不能确切的表达。
在同学的一再鼓励下,我想还是要做点什么,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那段奇妙的回忆。甚至说是一场心灵交换的旅途。
第一次了解贫民窟还是从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得知的。那简陋的住宅,破败的街道,邋遢的人群...我印象中的贫民窟大致就是“脏,乱,差”。这次,真的太不同,因为我就要身临其境的感受贫民窟,我来到了肯尼亚第二大贫民窟Korogocho 的面前。我不但来了,我还要去那里的小学给学生们上课。
Korogocho 给我的第一印象很“碎片”。道路很碎片(让我们暂时称其为道路),没有一条正常的水泥马路,到处坑坑洼洼,小路和小路之间得靠你自己链接。鬼知道哪条才是路。最怕下雨过后,我穿的露趾凉鞋,可能一不小心我的脚趾就沾到了黑乎乎,粘西西的泥土,垃圾,动物尸体混合物。我也分辨不清地上到底有多少种可怕的物质交融在一块儿。但是可以肯定,那些物质一直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气味。这里的房屋很碎片(让我们暂时称其为房屋吧),房屋并不是实质上的水泥结构的砖瓦房,而是用铁皮,或者废弃工厂的化工原料堆砌起来的盒状物,我甚至看见过一家“服装加工店”是用塑料鞋底废料扎成的屋子,看上去五颜六色的。感觉千万别来一阵狂风,那一定会被风刮跑。脑补鞋底料的彩色屋子在天上飞,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走进贫民窟,一大堆的黑人小孩就蜂拥过来。仿佛我们是动物园的动物,很稀奇。“哇,你看这漂亮的帽子!”“哇,她们有照相机”“你们从哪里来?”孩子们都在议论着我们。不一会儿整个村子的孩子都聚集过来了。他们好像没看见过外族人。眼神那么诧异,充满了好奇。
经过一个垃圾被稍微收拾干净的平整场地,男孩子们在那儿踢足球。
转眼就到了贫民窟里唯一一所小学。这就是我们要来教学的地方。
一进门就是彩色的墙壁,写着各种标语。操场是用几个废旧轮胎围起来的空地。礼堂被铁皮围起来,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在操场的后面。
四处环顾一周,这个学校不大。但是也有好几个年级。学校校长立刻出来迎接我们。并带着大家参观学校的礼堂,教室,还有操场。
老师带着一批孩子围站在操场一圈。分别用高中低三声部合唱给大家一首欢迎曲。非洲鼓这时也上场了。貌似这里的非洲血脉中就天然有音乐细胞。
人一围过来,便能载歌载舞。舞步很简单,但非常有节奏。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扭动开来。
接下来,我们被分派开来。按照各自拿手的项目来教学。有的队友教英语,有的队友教音乐,我则是教美术课。来之前我自己准备了一些彩色铅笔。一拿出笔来,孩子们就都挤上来要。彩色笔一抢而空。今天的绘画题目是:随意画。嘻嘻,🤭没错就是随意画。想到哪里画哪里。是我太随性还是见了这群活泼的孩子,思维变得随性。
不一会儿,他们就四处散开去了,几个人围一桌,开始创作。因为准备不充分,铅笔只能大家轮着选颜色。因为物质匮乏,这里的孩子并没有自己专用的画具。学校也没有公用的美术用具。所以要求大家用完了笔需要互相调剂。
不一会儿,大家就都高兴的举起手中完成的画稿来给我看。确实有不少孩子有艺术天份。型很准,颜色搭配也到位。他们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就是缺乏引导和好的老师教育。不然他们一定会提升非常快。但是美术和音乐一样,人人都能乐享其中。
第二堂课,我们来学剪纸。这还是我儿时妈妈教我的看家本领。小时候也没怎么认真学。到了这里,倒是像西洋镜一样拿出来秀。一把剪子,一张纸。我被孩子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凑过来看。怎么样能把一张纸变成漂亮的图案。
我全凭着脑海中的记忆。剪子飞快,立刻一张作品就完工了。看完的操作,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自己动手做起来。我把各色的彩色纸发下去。大家就兴高采烈的跟着做起来。
教室里那叫一个热闹。纸片五颜六色乱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英语杂着斯瓦希里语,一会儿又杂几句中文,恨不得还来半句粤语。有几个年级小的孩子一下子还不明白剪纸的步骤。我就再演示一遍给她们看。她们确实看的用心,学的也非常快。不一会儿彩色的窗花就都剪好了。
我告诉他们,窗花在中国是用来装饰窗户的,用浆糊把它们贴在窗户玻璃上。说完我就有点后悔,环顾四周一瞧,坏了,一看学校连个正经的窗都没有。算了拉倒,大家拿着窗花各自玩去吧。
接下来,就是臭美的女孩子的表演时间。一个个像小模特一样把漂亮的窗花顶在头上,绕着操场走过来走过去,仿佛这是最美丽的装饰品。看见她们满意的笑容,我真是被她们简单淳朴的幸福所感染。
我们在贫民窟,真不不需要花什么钱。我们就可以自己创作美丽,创造欢乐。心理真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