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感觉都在忙,但静下来梳理一下,好像忙的都是一些生活琐碎,真正的阅读好像并没有发生。早上6:00起床,洗涮完毕,做早餐,吃完早餐,打发孩子们上学,然后上班,运动也就就周末跑步五六公里,在闲暇时坐下来看书,但感觉整个人都不在状态,根本看不进去。经同事介绍一本《小王子》的书看着不错,一直到现在都没能认真看完它,9岁的女儿却几天时间阅读完毕!自我感觉惭愧!心理不觉就产生了挫折性思维!
通往智慧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阅读时为什么看不进去?因为思维在放飞,处于自由状态,虽然眼睛盯着书本,但思绪早已飞出室外,在随心所欲地飘浮。这种自由状态来阅读是要命的,事倍功半。要把这种纷乱的思绪秩序化,就要靠纪律来把关了。纪律强调的是专注和紧张,当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兴奋,缺乏这种情感,就无法形成智慧。
最近学习心理学课程中提出了人有两种思维:成长型思维和 固定型思维,以描述人们对学习和智力的基本信念。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
一个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挫折或失败是缺乏智力的证据,相信他们的成功潜力是源于他们目前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放弃,回避挑战,将错误视为失败。我就有这方面的倾向,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总是感觉自己不行,别人比自己高出太多,心理上的差距很大,导致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而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成功来自努力和奋斗,会在挑战中茁壮成长,并将困难和失败视为成长的机会。他们坚信通过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发展。他们更倾向于寻找获得新知识和拓宽新技能的机会和途径,通常不会回避挑战。我现在要转变观念,摒弃自己以前的固定型思维,提高自信心,明确学习目标,持续不懈地学习,向成长型思维转变。
以后的努力方向:
1.每天记录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愉快的事。类似于成功日记。
2.远离负面新闻,注意力放在你应该感激的事务上。
3.学会获得运气,那些成功人士的运气是靠坚持不懈,专注,刻意练习,远见思维获得的
4.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制造问题。多想如何解决,勇于探索解决方案,就能拥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