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购物用旺旺、陌生人交友用陌陌、发朋友圈和朋友聊天用微信、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对场景的区分格外细致。
微信沟通在工作生活里越来越常见,掌握好微信沟通的一些技巧和礼仪,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别人给你以私聊或群聊的方式发了一条通知信息,不能看完就完了,一定要回复一句“收到或好的”。这是在反馈你接收信息的状态,免去对方惦记的时间和心情。
2.被领导、同事、客户拜托转发朋友圈、点赞,拒绝肯定影响工作关系,转了又不是甘心情愿,令人矛盾纠结郁闷。一个有素养的人是做不出来令朋友尴尬纠结的事。
3.随意将人拉进群,等于把对方放到一个被人审视的舞台上;微信群中一些情商贫乏之人,会以为和某个行业名人在一个群里,就以为和人家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连接,遇到问题,去微信点名,甚至@对方出来回应自己。很多人之所以会有电话恐惧症,却不怕短信,就是因为同一件事情,前者意味着未知、风险和速度,后者意味着调整、适应和缓和。
4.A某人与B某人聊到某爆炸话题,B随手截屏,并发送给C某,C看完之后兴奋了随手扩散到其他朋友、微信群,甚至平台。这套流程是如此的普遍和随处可见。看看网爆出那么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打人且录制视频上传公共平台的,往往被称之为傻X。
5.尽量避免在公群里私聊,尤其是比较正式的组织群,比如公司群或会议群。微信群的本质是公共场所,既然是公共场所,那就要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在公群里进行私聊的行为,不仅会增加其他人的信息负担,甚至有可能导致他人错过重要信息。
6.较正式的信息沟通,如工作或者其他合作,最好有效的组织措辞,避免没有主题盲目地向别人反馈一堆废话。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对方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沟通成本。
7.微信是直接性的信息沟通工具,很多人习惯一开始来一句“在吗”或者“方便吗”,这种试探性的无效提问反而会增加对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有一个朋友讲了她自身的一个笑话,有一次她在公司微信群里发了一个EXCEL表格,里面的同事立刻私信秒问:“在吗?” 把我朋友郁闷坏了。
8.不要频繁发送语音。语音功能在发送信息的操作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却增加了接收信息的成本。上班族通常情况下都在使用电脑版微信登录,接收语音需要点开手机一个一个收听;如果你方言音过重或者吐字不清晰,就会增加对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查看文字信息比收听语音信息要快速得多,而且收听语音信息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
不停响起提示音会加剧对方的焦躁感,让信息受众很难专心理解你的意思。
9.重要的文件,请确认对方是需要发送邮件,还是微信发送。重要的事件也应该在用微信简明沟通后,再进行电话深度沟通。
10.推送朋友名片之前,最好征求一下朋友的意见。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喜欢被陌生人突如其来的打扰。
最后,微信,是一个新式的沟通工具,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和自由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你更应该管理自己的使用行为,通过减少沟通成本的方式,促进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