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全书中司马迁不是写吴太伯,而是浓墨重彩的感叹延陵季子的仁德之心,仰慕道义无止尽,看到一丝微小的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本质或者结果,真乃一个阅历丰富,见识多广的君子啊。司马迁内心是敬仰久已,自叹弗如啊。
季子的祖上吴太伯和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为了避让季历,因为深知自己的德行不够,主动避让,成存弟弟季历。兄弟二人主动逃到南方荆蛮之处,荆蛮部落之人,仰望太伯、仲雍之高义,归属于他们,这就是史上的吴国。
吴国王位传到吴王寿梦之时,育有四子,其中第四子就是日后德仁冠于天下的季札。
史上记载季札三让天下,说的就是他了。因为季札的贤达,其父王想让立他为储君,季子主动谦让,扶立大哥诸樊继位。
书中多有描写季子的贤达和仁德,但是最精彩的是季札受吴王之命,出使鲁国访问过程中的详细描写,充分显示出季子的睿智,聪明和洞察力。
鲁国为季子安排观赏周王室的乐舞,从各国的国风曲目演奏当中,季子从乐章的演奏旋律就可以猜出各国的民风,各国君王统治态度、能力水平和百姓的愿望。所以说,有时候一国的娱乐文艺水平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内在本质吧。
季子离开鲁国到达了齐国,见到了晏子平仲,规劝说:”目前齐国这种情况,只有没有封地和官职的人才能脱离灾难,赶快把你的封地和官职交出去吧,否则大祸将至”。果不其然,晏子由于听见了季子的劝告,最终避免了灾难。当时齐国的政权还没有最终归属,灾难随时可以发生,只有远离权力中心的人才能幸免于难。这就是季子的高明之处啊,看得远看得透。
离开齐国,季子又出使到了郑国,见到了好朋友子产。在鲁国听到郑国的国风时,季子已经推测出郑国的国君是非常奢侈无度的,所以规劝子产,如果将来权力落在你的身上,一定要按照礼法行事,避免奢侈腐败,否则郑国必亡。不知子产当时是什么感想?老朋友一见面就说这么沉重的话题了。
季子来的晋国,对晋国的三子:赵文子、韩宣子和魏献子说,将来晋国必三分天下到你们手上。离开晋国时对叔向说,“国君腐败,良臣又多,大夫富有,国家必是落入三家之中,你个人非常正直,一定要考虑自己怎么躲避灾难才好”。日后晋国果然分裂为韩赵魏三国,这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最能说明季子守诚信的一个典故,就是季子出使徐国的故事了。徐国的国君见到了季子的宝剑,非常喜欢,但是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季子心中已经非常明白,内心已经想把宝剑献给他了,但是还有中原诸国任务没有完成,所以当时他没有赠送徐国国君宝剑。
但季子回国后,重新带着宝剑来到了徐国,准备赠送给徐国国君时,很不巧,徐国的国君已经过去世了。于是季子解下自己的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墓旁边的树上离开。随从不解,问道,”国君已亡还送他宝剑干嘛呢?“巨子说,“我当初心中已经决定送他宝剑了,怎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我的初衷呢。”
在《吴太伯世家》一书中,从前的君王人选都是选最贤能的子弟继承王位,如果出现废长立幼情况,兄长多入主动离开,不要陷自己的父亲于不义。那时候,在每个国家,人们都对仁德贤达看得很重,君王都注意修身养德,注意老百姓的口碑。
但是,这种现象在楚国的公子围杀了他的君王夹敖,取得了王位之后,选贤任能就被彻底颠覆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楚灵王,为后代开了一个非常非常坏的头,以后王位可以抢,可以杀,可以谋,可以不择手段。孔子曰:春秋之后无礼义。其实,说的就是从各国君王抢王位开始吧,如果庙堂之上都可以置仁德于不顾,为了个人私欲,唯利是图,不择手段,那么老百姓还有什么顾忌呢?
《吴太伯世家》后段所有的记载几乎都是这种有违天理,不顾德行,为私欲做尽伤天害理之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你争我夺的战争与抢夺,最终苦的都是老百姓啊。
这也许就是司马迁想大力彰显季子仁德高义的原因,来警醒当权者与世人吧。太史公真是用心良苦了,值得让后人敬仰!又或者司马迁一直是以季子为追求目标,在仁德方面希望有所建树,为万民开太平,可惜遇上了流氓的君王汉武帝,悲哉,有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
个人榜样:由于所读的书目不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近期无论是在自媒体上还是在纸质书本上,每看完一本书都感觉可是如肌似渴的。说真的,自己的人生榜样,甚少详细考虑过,一时之间真的是找不出来。扪心自问,心底里自己景仰的人,多为正直善良之人,特别厌恶那些耍滑自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