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西游记,一直到不怎么小的时候还是喜欢。
大致是因为我喜欢西游记里的一个人物,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孙悟空。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张图片,大体是《西游记》上的一段对话:
“大圣,此欲何去?”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每次看到这张图片都会多看两眼,追忆一下偶像,仿佛又回到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从灵猴出世到去东海取金箍棒,再到大闹天宫,作为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孙悟空凭自己通天的本事,将天界众仙通通变成了行尸走肉。这个时候看剧的小朋友也纷纷热血沸腾,我们眼中的英雄就该如此。从水帘洞里的美猴王到玉帝册封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艺高胆大,向来高调,自然也喜欢被人崇拜。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我也是。记得之前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因为我们公司的阿姨被楼下洗车店的人欺负(有点过分,把两个阿姨都打伤了),总经理带领一帮业务员下去打了个群架,等那些人满身灰尘上楼来的时候,居然觉得那些天天见面的同事都像英雄一样高大。
武侠剧中理想的结局是英雄打跑坏人,成为武林高手或者保护一方百姓。其实完全的喜剧都不吸引人。孙悟空的张扬的个性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大闹天宫之后,如来略施小计将孙雨空压在五行山下500年。我很想问问孙悟空:"可曾后悔。"其实我想他是不后悔的,以他的个性,如果不让他闹,还不如让他死。
正因为五行山下五百年的修行,让孙悟空多了一些智慧,少了一些浮躁。自此以后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踏踏实实走了十万八千里的路。一路上上斩妖除魔,不但要保护师傅,还要向各路神仙求助。孙悟空虽然有时候略显顽皮,可是从来没有耽误正事,所以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中修炼的不仅仅是智慧,更多的是情怀。
在四大名著里,《西游记》是虚构成分最高的一部,其他三部毕竟写的都是人的故事,都有时代背景,有据可考。唯独《西游记》属完全虚构,说的简单点,就是一部《石猴成仙记》。石猴因为吸收了天地的灵气,所以悟性、胆略都要比一般猴子高一点,所以在花果山中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众猴领袖。
其实如果孙悟空最初就容易知足,不要趟天庭这趟浑水,只是在下界占据一片山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孙悟空的本事再加上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也很难不引人注意。所以天庭早晚都会打他的主意:要么招安,要么镇压。只是天生地长的石猴子太单纯,天庭又不厚道,三番五次看低孙悟空。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终于惹毛了石猴,惹火了天庭。导致孙悟空掀翻了凌霄宝殿,踢倒了八卦炉,不得不到五行山下受刑。
后天孙悟空助唐僧取经,建立了功劳,仙家也觉得孙悟空有了觉悟,所以封其为斗战胜佛,位列35佛之一。相信自此以后再也没人让他去牵马看桃了。
《西游记》里我还喜欢一个人,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既然教会了孙悟空通天的本事,那他本事一定不在悟空之下。可是与孙悟空毛躁的性格不同,菩提祖师为人可谓通透低调。观察孙悟空七年后开始考虑传授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传授完成之后一眼看透以孙悟空的心性日后必然惹出祸端,果断告辞,不再见他。至此以后,孙悟空不管闯下多大祸患,菩提祖师都不曾出面,真可谓世外高人。
所以孙悟空是英雄,值得崇拜,菩提祖师是智者,适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