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人受教的机会也多,从而获益无穷,这是修行者必不可少的品质。
《了凡四训》,第四部分是讲谦德之效,前面讲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现在讲谦德的好处。
原文:《周易》说:天道的规律是盈满了就会亏损;谦虚了,就会增益。
地道的规律是改变盈满使之流向谦下。
鬼神是损害盈满而福佑谦虚。
人道是厌恶盈满而爱好谦虚。
《尚书》中说:盈满必定招来亏损,谦虚必定获益。
这些圣贤之语都教导人类,要懂得宇宙的法则是谦受益,满招损。我们伟大的毛爷爷也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可见谦虚盈满之论,自古至今都是修为之本。
原文说了好几个故事。其中之一说有一个人叫赵裕峰,字光远,山东冠县人,不满20岁就中了举人,以后参加考试却再也没有进步 。
他的父亲担任嘉善县的主薄,他随同前往。他很仰慕嘉善的名士钱明武先生,便带着自己的文章去请教。
钱明武看了他的文章,没有一句赞词,几乎批评的一无是处。但是赵裕峰不但不生气,反而心悦诚服的改进自己的文章。到了第二年,他就考上进士了。这就是谦虚使人进步。
这个故事让人很是赞叹,二十来岁,按照当下社会,二十来岁正是年少轻狂,心性未定的时候呢,被批的体无完肤,怎能忍的下面子,估计就撂挑子走人了。
赵先生没有生气,心悦诚服的改进文章,第二年考上了进士。在智慧和心性上,古人真让人赞叹!
一是不自我否定,你说我不好,我就低到尘埃里,你只是说我文章不好,没说我人不好,我不自我攻击。
二是清楚自己要什么?在批评中提升自己。
三是谦虚的品德,不把自己放在高位,也不贬低自己。
《道德经》中有讲“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也是在教导我们要谦下,胸怀和格局,才是成功的基石。
原文说到: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肯定难成大器,即使发达了也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稍微有见识的人必定不会心胸狭窄,自己把福泽挡在门外。何况,谦虚的人受教的机会也多,从而获益无穷,这实在是修行者必不可少的品质。
咄咄逼人的人,一定是活在紧张焦虑中的,那他与所有的人、事、物,与宇宙的共振都是紧张的,磁场交换回来的也是紧张焦虑,怎能活的乐趣和美好?
所以,放松才是王道,放松才会谦虚,谦虚才会有更多受教的机会。
历史上有很多自满招来祸患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孙权本来想和关于交好,派使臣去和关羽求亲,想让关羽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关羽不同意,还说“虎女焉能配犬子”,使臣回去一汇报,把孙权气个半死,从此就和关羽结下梁子。
后来关羽应战曹操,孙权派兵偷袭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还丢了性命。对蜀国是一个重创。
原文说:人一旦有了坚定的志向,犹如树木有了坚实的根基。立定之下后,就应该每一个念头都不忘谦虚,处处不忘给人方便,自然就会感动天地,这就是所谓的福报是自由自己造成的。
每一个念头都不忘谦虚,与人方便, 与己方便,这就是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