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修炼的思考(一)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人生是一场旅程,每个人都会遭遇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人生是一段修行,在经历中成长,在困境中成熟。漫漫人生路,是修行,更是修炼。恰逢其时,遇到了这本书《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读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推荐,可读了两天了发现这是一本组织管理的书,其中的很多原理我回看了几遍才基本明白;其中的案例离我很远,隔行如隔山,我想了很久才基本知道来龙去脉。几欲放下,放弃这本书,我想起了去年读的《道德经》,寥寥五千言,看似与教育、生活无关,却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去年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郁闷不堪的时候,捧起《道德经》,其中的文字总让我有一种不言自明的豁然开朗。本书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在我看来,这是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修炼,亦是人生的修炼。



                      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学习之母。书中指出,每一个事件都对其他事件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隐藏在我们视觉观察之外的。只有通过仔细考虑这个模式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个部分,你才能理解暴风雨系统。常有人说,“你看到的并非是事实真相”,是因为“冰山一角”、“只见树木”、“不识庐山真面目”……?本书第一收获即是修炼系统思考的大脑。

        1、我们已经遇见了敌人—自己 。李镇西老师如此分享他的读书方法,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本书二、三章从分析学习组织的障碍成因,如“敌人在外部”、“温水煮青蛙”等,而后非常详细地从零售商、分销商、啤酒厂营销主管的角度分析了“啤酒游戏”的案例,当我们将自己囚禁在系统的囚徒中,遇到问题往往推托他人,埋怨别人的时候,最终发现,——我们已经遇见了敌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在反复读着“啤酒游戏”的时候,我想起了李振涛教授的“倾听”,在书中倾听着“他人的故事”,在镜中照射出自己,照出自我的局限与软弱,推己及人,感受他人苦痛与自我生命苦痛之间的共振回想……回首在教研岗位已经五年了,“身”未动,“心”已远,内心的成长已远远在路上了。曾经有过许多怨天尤人的时候:明明自身很努力,为何做事情举步维艰;明明自己与人为善,为什么有时候人与人的交流总像堵上了一层厚厚的墙;明明……夜深人静的夜晚,内心升腾起无数的疑问,心中卷起抱怨的负能,曾搅得我无法入眠。在书中思考,在挫折中成长,透过问题,慢慢接近事情的真相:过于执宁的我,有时候考虑问题常先从自己出发,忽略了她人的感受;有时候过于在乎结果,结果反本末倒置……是的,我们分明早就与敌人在交手,他就是我们自己!

      2、我是设计师 。人作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是自己人生蓝图的设计师;在学习型组织中,设计师对于组织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有规划,因为凡事立则预,不立则废;有高度,全面、长远进行规划,今天的工作可能在很久的未来才会有效益;有眼光,抓住核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合上书,我尝试着系统地看待区小学英语教学。英语学习,范围何其广,内容何其多。适应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以及我区当下课时调整的现状,有侧重点教研,方可有的放矢。听说领先,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当是重中之重;改变师生学习之为应考的观念,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方是发展学生听说的王道。如何做?第一,将人工智能听说测评系统运用到我区评价中,以考促教,这是作为教研员落实听说发展具体的措施。第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听说教学的融合,试验校课题开展而后全区推广则是我的计划。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如何运用技术撬动英语教学,蓝图值得憧憬。第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持之以恒地打攻坚战,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做出这件事的特色与深度,将是教研的指南。


      有支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力,是做事的基础。力,是上级部门的支持,是团队成员相濡以沫、互相促进的合力。支持,是沟通,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见证,是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好,领导对你的肯定。合力,是谦虚与尊重,万事与成员商量着办;是包容,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系统公民。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边中国举全国之力与疫情抗争,妥妥地打了一场胜仗;那边病毒瞬间席卷全球,从美国影星汤姆克鲁斯到加拿大总统夫人、英国首相皆染上新型病毒,意大利封城,英国“群体免疫”……冠状病毒千万万,搅得周天寒彻!封城停课,经济消退,人或见上帝!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爱挑事的美国总统最近老爱说“中国病毒”,激起广大中国国民民愤,于是病毒是美国军方带到中国来”一说也沸沸扬扬;不少经历了一场精神浩劫的中国公民,如今悠闲地在家隔岸观火,看着国际疫情大战此起彼伏,悠悠地吐出一口仙气“还是咱大中国好啊”!


      然而,最近在网上看到哈佛大学的校长给离校学生的一段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没人能预知在后面几个星期即将面临我们的是什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COVD-19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我想这是对系统公民最好的诠释!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各个角落联系更加紧密的当下,同在地球村的我们当展示应有的智慧与风度:风雨同舟,紧密相连;无论是金发碧眼还是黄肤黑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持和谐之道,与大自然好好相处,不要让“华南海鲜市场”的悲剧再次上演;怀悲悯之心,世间万物,错综复杂,却根茎相连,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自我超越

        我们用“自我超越”一词,来描述个人成长和学习修炼。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能不断为创造自己真心追求的生命成果来扩展自己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出自组织中个人对不断学习的追求。如何实现自我超越?

 

    1、心上求,事上磨。作者彼得·圣吉用系统思考来观察事物相互作用的关联,而不是各个分立的东西;观察各种变化的过程模式,而不是静态的快照图片′。这种系统思考的能力也需要依附于我们平日的生活工作实践中去刻意练习和提升,只有与事物紧密联系才能体悟和辨别赋予自然生命系统以“独特个性的微妙的相互关联。”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心中正,事上磨。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偶然在QQ群里读一位和我一般年龄,却已经在长沙名校当校长的“同龄榜样”的文章。读了她的心得,深刻理解成长史是一个人的血泪史。行政十八年,三十五岁当正校长,将一所走向破败的学校扭转乾坤,读到她如何事必躬亲地与老师、家长、学生交流、沟通,背后的心酸谁都能料想得到。也正是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回想自己,不觉惭愧!总是内心抱怨没有机会,可是每日呆在办公室里怎会出成绩!心上求,事上磨,实践方能出真知。思考能力的磨练、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获得!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未来的工作中,勤读书是一方面,走入课堂,深入师生心中,这才是王道!


      2、在组织中超越。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实践起来不容易,需要大家劲儿往一起使,向着一个目标奔。让成员感受到在组织里成长的快乐,自我价值的提升,团队才能走得更远。搭建学习平台,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寒暑假,作为主持人,我都会布置老师们自主读书、完成读书心得的任务。2月在工作室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赠书活动,好书凭借力,助师读书路,请领导来介绍此书的价值。而后详细地布置了阅读作业,帮助老师们深入理解文本。原本担心老师们会抱怨这“累人”的预习作业,出乎意外的是,第一次预习作业老师们的参与度极高,在作业中纷纷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书中的理念结合起来,也许不是上乘的文章佳作,但这一定是寻求内部生长的印记。也正是因为与书籍深入的对话;在共读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在对话中对于书中的理解更加深入,更期待着将书中的理念“静悄悄”地渗入课堂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玉兰花开了 一场雨之后 洁白 是最直观的感受 至于气味 雨后鲜活起来的不止它而已 我称的玉兰花 或许别人叫它其他名...
    高大桥阅读 99评论 0 0
  •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历史 战国主要史料的特点,我们要进行战国史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加以克服。因为现存的战...
    弯弯月牙泉阅读 370评论 8 7
  • 柏良器,唐代大将。字公亮。位列凌烟阁功臣之一。 父柏造被安禄山杀害,柏良器于是学击剑,立志为父报仇。 其父友人王奂...
    我怀文史哲理风阅读 569评论 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