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
周六
事件一:三类父母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三类父母用拳头教育孩子;
二类父母嘴巴教育孩子;
一类父母用行为教育孩子。
而我是几类父母呢?
我认为是:处于二类与一类之间,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一类父母。
早上六点半起床,起来后,觉得还有点多余的时间,于是学习樊登老师讲书上说的: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好习惯,那么从每天坚持两分钟开始,我决定培养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十分钟吧!每天抽出十分钟还是能抽出来的。我来到阳台上,打开台灯开启我的阅读计划,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了,结束。
但这个时候,大宝已经起来了,看我在看书,也赶紧拿起自己的绘本看了起来,还说:“妈妈你看。”
其实很多次,大宝都无形中自己主动去阅读,即使识字不太多,同样也不影响他看绘本。
这个习惯已经培养几年了,因为我想:
培养他,不仅喂饱他的身体,还要喂饱他的精神,做一位真正心灵富有的人,即使有一天穷的一无所有,内心永远是富有的。
就像麦家老师父亲给他说的那段话一样:
家有良田,大水来了就被淹掉,家里有最好的皇宫,大火一把烧掉,但肚子里有墨水,那是水淹不掉、火烧不掉的,这是典型的农民的话,肚子里要有墨水。
我希望大宝将来是一位肚里有墨水的人,所以从小培养他阅读能力。
曾经有那么几个晚上,因为太晚而没有给大宝讲绘本,大宝在被窝里偷偷的哭,这是后来他告诉我的,所以现在讲故事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看到大宝在被我影响着甚是开心。
希望有一天他能成为优秀的人,不是考试班上前几名,也不是多么听父母的话,而是从小有目标、有想法、珍惜时间、爱好阅读、对这个社会充满好奇心,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他——我不是为我自己在培养孩子,而是为全世界在培养孩子。
当抱着这样的心态与格局看他是时候,他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因为这叫:投射性认同。
我相信他可以,他就真的可以做到。
事件二:孩子、父母、爱人
晚上,吃完饭,原本想着让大宝做会作业睡觉,但大宝中午没有午休,所以在沙发上玩着玩着就睡着了。
当他一睡着,二宝也睡了,没有孩子的吵闹,全世界都安静了。
而我却成了哪个吵闹的人。
最近爱人很颓废,每天精神萎靡不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挫折,父母的抱怨,所以整个家庭气氛都不是太好,而我属于抗打击能力很强、越挫越勇的人,越是逆境,我越要就地反弹,所以我最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已经不再平静了。
我要崛起,这是我内心的声音,无论如何我也要崛起。
因为每天父母的抱怨已经让我内心不再平静了,我不是要证明给她们看,而是不想让她们看不起。
我已为人父母,当别人说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时候,我从不会认同,即使做了坏事、错事,我依然认为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我依然相信我的孩子。
而我的父母却不是如此清楚的人,也许在他们那一代人都是如此——谁家说你的孩子不好了,他立马认为别人说的是对的,一点分辨能力都没有,开始说落自己的孩子。
如果别人说:自己孩子有多好,买了多少房子,赚了多少票子,给自己买多贵的衣服、鞋子的时候,她们心里就不平衡了,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么优秀,嫉妒与攀比心充分表现出来,回家就开始抱怨,说谁谁家孩子给她父母买什么了,她孩子多有本事了,说着说着就开始说自己孩子的不是,弄的大家心里都不是很舒坦。
其实当你想别人好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是很好的,自己舒服,他人舒服,当你想别人不好的时候,自己难受,别人难受,这就像是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一样:
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说:“我看你像佛。”
东坡说:“我看你像大便。”
苏东坡说完,哈哈大笑,还认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于是向苏小妹炫耀,
苏小妹说:“你认为自己赢了,这其实说明你内心像大便一样肮脏罢了。”
所以语言反应人内心,内心不干净,内心垃圾多,表现出来的就是焦虑,焦躁,出言恶语,最不开心的还是自己。
我为了让爱人振作起来,让他听书,而他却因为父母的抱怨,除了安心上班一点都不想学习、不上进,于是我把我认为好的一本书放给他听,听着听着,他也入迷了。
我说:“当我们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喂饱我们的精神,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害怕挫折,才会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我们没有物质,再没有精神,那么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找你,从不是为了钱,如果为了钱,我不会找你,所以你让我看到希望,只有振作起来,这样未来的幸福才是属于我们的。”
在爱人听一本书后,也没有那么颓废了,整个人好像吃了精神食粮一样,有点精神了。曾国藩——曾老曾经说过:“三天不读书,会变得面目可憎,其实我认为,一天不读书都会变得面目可憎。”
人活着不是为了车子、房子、票子,而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就像一位哲人说的:“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
而我们正是寻找的过程,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如此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