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没有快进也没有倍速播放,这对我来说挺难得的。早就听说这是一部经典电影,评分很高,但由于电影时间长发两个多小时,所以也一直没有去看。
看电影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弹幕,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来看这部电影了,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值得反复去看,而每一次观看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刚开始看电影简介的时候,我以为这部电影的情节是和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一样的。以为就是一个被冤枉的犯人,出来社会以后变得睿智,从而展开一系列的报复行动。实际上这种人设,也就是遭受牢狱之灾的人设,在西方很多著名小说中都可以看得到的,例如前面提到的《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还有我最喜欢的《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都是类似于这种人设。
这种题材的电影或者是小说,算得上是抒发对政治制度的不满,以及对底层劳动人名,或者是说对有过牢狱之灾经历的人民的一种同情与接纳,同时希望他们去改过自新。
我以为这部电影是复仇记,实际上并不是,相反是一部很励志,很有正能量的电影。看完以后的感觉和《当幸福来敲门》差不多,让人回味无穷。
影片中有几处情节还是对人触动很深的。
情节一是,监狱的图书馆管理员布鲁克,在假释通过的情况下,想要通过犯罪继续留在监狱里。你或许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疯了。实际上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他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他在监狱里待了50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出狱以后,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一丁点的依靠与精神寄托。而相反,在监狱中却有陪了自己几十年的狱友。
在监狱中,他是有文化的,是受到欢迎的,是被需要的。而在外面,他只会受到排挤,受到嫌弃。就好像电影中瑞德说得一样,“他被体制化了”。是的,他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习惯了监狱里的方方面面,外面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牢笼。
后来,布鲁克受不了外面的恐惧,整日惶恐度日。最后选择了自杀,了却自己的一生。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是更好的选择吧。
这一情节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会不会也会被体制化。就像当初我一心想来读大学一样,我对我爸说:“如果我不读书,我能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读书或许还能有多一点机会”,现在想来,那到底是不是内心对外面社会的恐惧呢?我是否已经被教育体制体制化了,我是否变得依赖学校,我是否开始逃避外面的社会了呢?谁又能知道呢!
情节二是瑞德对安迪说,“希望是坏事”。这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的说法,希望怎么可能是坏事呢?但是,对于一个饱受几十年牢狱之苦,不可能重见天日的牢狱犯来说。希望意味着什么?希望意味着一次次地失望,直到失望到自己绝望。这是最悲哀的一件事,看不到希望的希望,真的就是一件坏事。
实际上正合瑞德自己说的一样,他也被体制化了。想来监狱真的很恐怖,可以让一个人失去希望,变成机械一样的,每天反复地做一件事,让人无法自拔。就像他说的,“监狱是个怪地方,首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而更久后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
很悲哀吧?实际上仔细想想,这指的仅仅是监狱吗?我们是不是都被体制化过,或者是,正在被体制化呢?谁说得清呢?
而反观安迪的观点,希望是好事。他仅仅依靠一个小锤子,用20年的时间挖了一条地道,最后逃狱成功。这就是希望带给他的。并且,他即使在监狱度过了20多年,但他依旧没有被体制化,出去以后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依然可以适应外面的社会,依旧可以生存下去。这不得不说是异于常人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带给他的希望呢?我认为是教育,是知识,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在影片中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他的知识能为他带来一定的价值。同时他的精神方面也是很丰富,很积极。他从来不随波逐流,也从来不会放弃希望。
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做到那么冷静,睿智,这才是让人佩服的地方。他甚至在监狱中,就考虑到了自己将来出到外面以后该何去何从。一个人的心胸气魄到了这种地步,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