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冲突?
冲突是知觉到行动或目标的不协调。
冲突有时候会造成每个人的损失,甚至人格的不稳定。但缺乏冲突的关系或组织可能是死气沉沉的。冲突体现了参与、承诺和关心。如果能够被理解和解决,冲突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这是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冲突,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内心曾经无比充满冲突。
我自己的所谓冲突是跟我父亲的矛盾,是知觉上应该忘记父亲的谩骂和诅咒,但是行动上总是无法释怀,造成一种弥漫而持久的冲突,痛苦而不堪,影响恋爱,影响工作,影响生活,最后把自己整的破败不堪。
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很少会想要要面对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真正的和平不是对公开冲突的压制,也不是一种处于紧张和脆弱状态下的表面的平静,它是通过创造性地处理冲突得到的结果。
是啊,我周围的许多小伙伴没有我这样的冲突,所以他们活得不挣扎,俺不就按,随遇而安的生活着。我曾经很羡慕他们,这源于我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等我有一些力量,我真正去面对我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所谓创造性就是化悲痛为力量,朱老师讲的好,也许我的人生是不幸的,是苦难的,是冲突的,但是只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就会影响别人,就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不屈不挠的农村小青年的奋斗故事,写个书写就是创造性地。
事实证明,我也是这么做的,我通过一遍一遍的解剖我自己,我真正的与我父亲和解了。站在作为父亲儿子的角度,我是不幸的,父亲太不负责任;但是站在父亲的角度看问题,他又是有能力的,找了一个老婆为他当牛做马。而我真正要解决的是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深陷原生家庭里想去拯救母亲,我开始明白家庭是有边界的,其实每个个体都有边界。
就像法律一样,儿子犯了法,法律是不可能惩罚父母的,父母愿意也不行,这就是边界。小到家庭成员的个体也需要边界。
一、引发冲突的原因
主要有四个,社会困境、竞争、不公平的对待以及误解。
1、当两个人、两个群体或是两个国家交往时,他们就可能因为需要或某个目标产生冲突。当人们将个人的利益看得比较重要时,很多社会困境就会出现,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很好的诠释了这种个人与集体利益间难以抉择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办法包括,通过法律制定限制利己行为,通过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使人们有更多责任感,通过增进交流得到更多回报,以及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
2、当人们为了某种稀缺资源而竞争时,人际关系也常常陷入偏见和敌意。
3、当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冲突常常会爆发。根据公平理论,人们以付出和获得的均衡来定义公正,当人们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公正,并产生冲突。
4、在冲突中,双方真正在目标或行为上的对立只是冲突的一小部分,不过由于对方动机或目标的误解,是冲突往往显得更加严重。
此外,群体的冲突中双方常常会产生镜像知觉,即双方都相信“我们爱好和平,而他们则具有侵略性。”
二、获得和平的途径
尽管冲突经常被社会困境、竞争和误解所引发,但是一些强大的力量。比如接触、合作、沟通与和解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当人们为了克服同一个困难或者实现同一个超级目标而在一起工作时,接触会变得特别有益。一些研究合作性接触的实验中,研究小组把竞争性的课堂变成了合作学习的乐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冲突的双方还可以通过直接谈判,或者第三方调解人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三方的调解人可以促使敌对的双方把他们竞争性的“非赢即输”逻辑变成更富合作性的“双赢”取向。调解人还可以创造消除误会,增加互相了解和信任的沟通氛围。当协商不能达成共识时,冲突的双方可能就需要一个仲裁人来做一个决定,或者从他们提供的最后建议中选择其一。
有时候,冲突的气氛太紧张了,以至于实质性的沟通变得完全不可能。在这种强狂下,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动可以引发对方回报性的和解行动。
其中的一种调和策略就是GRIT(逐步、互惠、主动地减少紧张)的行动,致力于减少国家之间的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