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早点铺子

疫情前,家附近有两家紧邻着的早点铺子,做着差不多的生意,却互不干扰。

那时候,妈妈还能吃得下包子。她夜里睡不好,我一早五点钟就出门去给她买包子。寒风飕飕的,天乌漆嘛黑,和夜里没什么两样。街上安静极了。穿过马路就看得见小铺的灯光了。满条街就这里最先亮起了灯,店家至少是一小时前就开始起来忙活了。这时铺子里弥漫着烟火气。通勤的打工人已经在路上了。小店迎来了第一个客流高峰。耐劳的中国人吃得下所有的苦。店里只雇佣了一个伙计,老板娘忙得不亦乐乎。老板在玩命地炸着油条,就是油烟味儿重了些。坐下来吃碗馄饨,沾到身上的油烟味儿一天也难去掉。

隔壁店铺的老板是个高个子黑脸膛的微胖男人。他总是站在门口,手指间夹着一根香烟,笑容可掬地招呼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你走过去他便不再说话了。你稍一回头,他的脸上就又马上堆起笑来。他的白白胖胖的儿媳妇面色白里透红的,干活儿麻利得很,笑盈盈地说话很客气,人也活便,煮馄饨的时候会悄悄地往老顾客的碗里多放两只。两家的素包子馅料稍有不同,其它都大同小异。像商量好了似的,逢大年节假期,两家会轮着休息,不会一起歇业。

疫情一起,他们全都不见了踪影,再也没回来过。不知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又在别处开了店没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