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她12岁,第一次离开家住校。从小就内向不善言辞的她,没有朋友,独来独往。这使得学校的日子分外难熬,她总是想找理由不去学校,或者从学校里逃脱。秋天,这个城市总是细雨蒙蒙,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她从来不打伞,好多同学都记得她瘦小的身体踽踽独行的样子,以为她追求浪漫,独特的感觉,其实,她就是想要发烧。
注意力在哪里,现实就在哪里。她如愿以偿地感冒了,高烧。生活老师打电话让父母来接她,她虚弱地等着,内心狂喜。爸爸自行车来接她,表现得十分歉疚,其实那个年代,家里有车的人家极少,而她,并不在乎什么车,离开学校就好。下过雨的道路湿滑难行,爸爸骑车骑得七扭八歪的。经过一个铁路桥下时,积水严重,为了尽快通过,爸爸骑得很快,自行车像划过水面的快艇,她到现在还记得溅到脸上的水的温度。她想笑又想叫,又觉得不能表现得太过欢快,只好双手牢牢地抓住爸爸的外套,咬着嘴唇,把兴奋压进心底。这个画面,20年来无数次在她脑海中闪回,定格,再也没有忘记过,而且随着每天每天的品味、描画而变得愈加清晰。
“砰”的一声巨响,她整个人腾空飞了出去,还记得电光火石间,她还想,完了!要掉进水里了!然后就掉了进去,右侧身体着地,摔得鼻青脸肿。等她从水里爬起来,眼前的惨状把她吓呆了。自行车的前半部分完全不见了,爸爸也不见了,只能看到一辆巨大的卡车,特别大,特别大……
后来的事她不记得了,真的不记得了。她妈妈说,路过的行人报了警,卡车司机是酒驾,出事时神志不是特别清楚。她被人送到了医院,身上又是泥又是水,只是一些皮外伤,简单处理后就可以回家了。出事后的一周内,妈妈处理事故,办理爸爸的丧事,根本顾不上管她,就让一个表姨陪着她,她不哭不闹不吃不喝,就是睡觉,睡觉,每天睡接近20个小时。后来,她转了学,日子看起来回到了从前,平淡无奇,原本内向的她,更内向了。妈妈说,她不问那件事,不提爸爸,不哭,也从来没去扫过墓。
然而,这并不是她和她的妈妈来访的原因。本来,她们来访是因为她的大龄单身问题。中学、大学、研究生,她都没有谈过恋爱,有人追,但她冷得像块冰。妈妈在她工作后也托了好多人介绍,她也见,却从未和任何一个男人交往过。不涉及婚姻问题,她的生活很普通,扔到人堆里就找不到了。一涉及婚姻,她很特别,不主动,不拒绝,不深入接触。
女孩子的婚姻问题往往都呈现与父亲的关系,当我问起她的父亲时,妈妈拼命给我使眼色,不让提。多次咨询,建立信任之后,我才听到了开头提到的事,讲完,她几近虚脱,浑身都在颤抖,连牙齿都在抖。回家后更是噩梦连连,似乎咨询走向了失败。
哀伤处理,最重要的是仪式。悲伤是守护的能量,是关于重要丧失的功课。20年来,她和爸爸之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爸爸一直在她心里活着,她还有巨大的内疚感、自罪感没有处理。因此她没法幸福,也不允许自己幸福。这20年,她表面平静,其实心如死灰,活得像行尸走肉。她说,我给自己打了一针强效麻醉剂,才勉强活到了今天。
当咨询师确认她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先在咨询室带她模拟了一个仪式,一个向爸爸道歉,与爸爸告别的仪式。那一句“爸爸!对不起!”一出口,她跪倒在地上,号啕大哭,积压了20年的哀伤疯狂涌出,哭了好久才慢慢平静下来。咨询师引导她送别爸爸,和爸爸告别,请爸爸原谅她,祝福她。当天晚上,她第一次一夜无梦。
后来,在妈妈的陪伴下,她去墓地看望了爸爸,又进行了一次这样的仪式。这个惨痛的未完成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她也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世事无常,命运多舛。每一个爱我们的人,都是希望我们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的吧?心理咨询师帮你,放下不属于你的沉重包袱,好好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