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开学继续写复盘,找到更合适的复盘姿态。【动机】尝试母舰型计划模式——母计划旨在把控全局,让嵌套的子计划们得以平稳运行;我需要一丝不苟地实践复盘,以写出更有底气的实践文章;请毫不吝啬地使出复盘的魅力吧!【陪伴者】吴天凯
复盘の境界
【每日三次复盘】隔半天监控一下,找出毛病,下个半天践行改进
【更频繁地复盘】25min番茄+5min休息;休息时反省番茄
【复盘の至高境界——无限迭代】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self-consciousness — monitoring oneself)
【冥想 & 复盘】掌控你的灵气。我幻想,人是否能刻意练习出一种“冥想气质”,将一种高度的反省心智内化。
【复盘 & 写复盘】复盘的最高境界即不写复盘。吾心即excel。
复盘隐仙 VS 记录狂魔
【记录狂魔】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所有细节,能量消耗巨大,得不偿失。
【复盘的一种误区——记录狂魔】大篇幅都是“记录”,着眼于工具本身而忘记了目标,即优化自身行为模式。
【理想中的复盘状态——复盘隐仙】恰到好处地记录,更多地在心里反省。
复盘系统早期构建的必要时间
【必要步骤——可视化】
你的脑子里有一团雾→将它写在A4纸上→搬到软件上,如Xmind、Word→打印下来随身携带
【问题——可视化用时太长】
① 吴天凯:“对于你的表,相信写它的过程不仅仅是创造工具的过程,也是找方向的过程,三个小时的时间也许并不算不合理。”
② 我:“是的。我发现人们在寻找方向时,会觉得为此花下的时间是值得的。就像时间杠杆那样,用如今的 3h 撬动将来更多的时间。”
③ 某计划者说:“非常平静并认真地把它做好”。嗯,面对这么重要的事,我们从不吝啬这些时间。
④孰能生巧。有了第一代复盘系统,接下来弄可视化会越来越娴熟。
掌控时间的两种境界——病态型敏感 VS 主观时间感延长
【病态型敏感】
对时间异常敏感——是我刚来大学时的状态。时间像一滴滴 血液 那样逝去,ticktack,ticktack,让我的心脏急促地跳动着。表现出来,就是做事很急、走路很快,遇到意料之外的事耐不住心。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肝功能异常的时候(新生入学体检),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还很较真地和护士辩论,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住进了校医院。那时,作为一个极度吝啬时间的固执愤青,我也做了不少现在看来是在拿生命开玩笑的事情,如将打点滴的速度调到最大,只是为了赶上 9:50 的课。
【主观时间感延长】以 2~3 倍的速度活着
周日健身房。跑到最后,旁边的音响放起《Dream It Possible》,我心有种恍若隔世感……
开学明明才过了一周,却仿佛来这里很久了。竟有种过了一学期的感觉。迭代过度了,记录过头了,导致主观时间感极大延长。
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感觉,我的主观时间感可能比周围同学慢 2~3 倍,他们感叹时间过得好快、我却觉得太漫长。真的是很漫长,仿佛已经过了好多个一生。
来 WithYou 之后这种感觉更强烈。一周又一周,一天又一天;每周有反馈,每天有小结。现在自己又捣鼓出了每日三次甚至更多的复盘(终极目标是“无限迭代”)。
除了主观时间感极大变慢外,思想冲击也变得更加密集。每周有陪伴者&计划者,一个月便可深入了解到很多完全不同的人。每天都有长篇谈话,一周的聊天字数以千计数。浓稠而丰富的沟通,极大地提高了灵感转换速率,导致现在输入输出剧烈,脑子常常长时间高负荷运转……
情感漩涡也变得越来越疯狂。以前我还算是个挺三无的人吧,现在竟不敢相信能体会到如此之多的情感(过山车般的,异常极端的)。有种深刻地作为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感觉。
因为一件“小事”而去验血
周一,我在复盘里写道:“食欲不佳(三四天了)” 我的解释是 “将每日饮食标准化了,几乎都吃一样的东西。” 这被吴天凯挖出了食欲的重要性:“你这样子下去真的身体会受影响”、“注意身体”
我也意识到了,之前一直将“食欲问题”当成小事逃避掉。于是非常认真地分析了它
食欲没有上学期好。高度自制导致了欲望的整体下降。近期沉溺于哲学思辨,感觉离生理上的人原来越远了。
① 健康角度
同样因为高度自制,所以摄食是没有问题的(一荤两素,吃得也多)。但我不知道这(食欲不振)会不会暗示着身体内某些激素的异常。我记得刚上大学时有过肝功能异常,也是食欲下降。如果接下来几天都有问题,我得去校医院看看。(去验血的意识萌芽)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肠胃中的细菌。最近吃得过度健康了,肠胃细菌们都不渴望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了?)
② 思想角度
想到了“具身认知”,意为身体能影响思维和行动。各种欲望的下降会间接影响我写稿时的思维模式,导致我无法写出 健康的文字 ......(我觉得,吃的快感是人生的大乐事之一,而快乐、有趣、中二的人往往都是吃货)
③ 神性角度
回顾了豪神的《小森》https://user.qzone.qq.com/609606194/blog/1438953271
吃东西是一种虔诚的目的,你嚼着大米饭,啃着胡萝卜,全神贯注在这些大自然的食物里。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专注于当下的力量,我很是崇敬。
我也在想,如果我习惯于在精神层面里寻求这种力量,那么身体层面会不会被弱化了呢?在何种情况下,精神与身体会争夺同一种资源;在何种情况下,它们同时丰盈?
周四分析的,后来觉得“食欲”这事越来越重要,需要从生理、精神双方面去找到症结所在。在精神方面刨根究底前,不妨直接去验验我的肝功能。
于是去验血的决定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诞生了(有谁会没事找事跑到校医院去验血啊)。
第二天周五早晨,毅然地准备好空腹去抽血(近 9:00 抽血,这对一个 6:30 就要吃早饭的人来说简直是磨砺,但期间还是饿着肚子完成了英语早读)
下午拿化验单,结果让人大松口气。各项指标非常地正常。
真好呀!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尽情地去研究我的脑子啦~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认识自己】对待健康问题永不懈怠 → 对待人生问题永不逃避
复盘久了,人会异化吗?——“理性”的引入
那时也正捧着豪神的《时间杠杆》PPT研读着。看到 “心智分层模型” 那里,一种顿悟感直击而来——复盘,其实就是让人理性呐!
回顾我的复盘系统:那些图表们、持之以恒的记录、无尽的脑中反省、迅速的优化方案……这些,不都是那个“理性的我”最爱做的事吗?!
进而意识到,自己离那个“感性的我”好些远了。我的中二范儿、我的深度柔情、我的天真童趣、我的热血激情,都去哪里了?!
(但最近发现自己身上同时存在着“极度的理性”、“极度的感性”,这个坑以后再写)
理性强化后的下一步
优化复盘系统的这一周,我锻炼了理性。理性久了,让人异化,丧失了一种生机。
我想发展一种“浪漫的理性”、“有灵气的无限迭代”。除了自己的迷思,还想“谦虚而猛烈地”站在他人的肩膀上....
高效而有趣
我们都向往极致的高效。但当你真正到达了某个高效阈时,会发现一个事实——人在变得高效的同时,也被高效所异化——一种有限理性下的高度理性。这也是我最近在经历的一个比较困惑的过程。理性让人异化、让人沉着冷静、让人压抑了一份天真童趣。所以我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浪漫的理性”、“欢乐的高效”,让“自觉地高效”成为一种本能,而让“有趣地创造”成为生活的主角。
我们也聊到,看成功励志、自我管理方面的书多了后,仿佛丢失了某种灵气。(虽然我买了十几本这方面的书,但都没有好好读过,或许因为它们与我内心渴望的灵性不符)
吴天凯说,或许还是要读读文学作品——重新找回文字的美和感觉。“如果想更进一步,也许就是从文学上入手?”
我的想法是,从文学作品里的人物身上学点东西,如马奇从《堂吉诃德》上看到了梦想、献身与快乐。这些活生生的、击中人感性的例子,远远比大道理们来得深刻。(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你平时真实接触的人哦,如陪伴者&计划者 > <)
复盘于我的意义
我喜欢把时间分成一块一块的,最好每一块都能有深度的投入、良好的体验。
为了更加优质的时间块,我希望尽情地使出复盘的神力:
1. 保障良好的番茄式休息
每当忘情写反馈到 30-40min 的时候,一种复盘的意识告诉我:“欸?这时候是不是应该去动一动了?”然后就蹦起来伸展身体、洗衣服、收拾桌子 5-10min,回来再进入下一个 deep work 状态。
2. 保证deep work
上百度搜东西不得意、看一个TED没几分钟就切换到另一个TED、找心智卡片配图时非常快地浏览大量照片……每当我卷入到“碎片化”的黑暗森林时,很容易心浮气躁、无法沉浸到单纯做这件事的快感之中。
这时候,复盘的力量让我自觉地站起来透透气。缓过神后发现,其实后续的探索并不是必要的。请及时脱离出碎片化状态,及时止损。
3. 不断进取
有时候待在舒适圈久了,自己也不会意识到。(当然,跳出舒适圈的一个好法子是别人的反馈;但是这种反馈可遇难求,为此深深地感谢吴天凯)
这时候,需要一种“个人小助理”,将你近期的变化可视化出来。
比方说,第二周,将第一周的复盘打印出来,一栏一栏看,对比本周的行为模式。自己问自己:“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然后马上去实践、出一个草案安排时间做,或记在搜集篮里。
4.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状态,为此安排适合的事。
那些高度精细的时间表们,是为理性的我准备的。
非理性的我需要一套补救方案,兼容到理性方案里。
比如,和芦浩艺约饭后,我整个人都感性得不得了,这时候强迫自己执行原计划(既定的阅读、写作计划)是不合适的。把 感性的脑子 硬扳成 理性的 是有违灵性的。
我希望自己在整体上是理性的,但倘若一种强烈的感性袭来,我也会去尽情地享受它。所以,我快速记下约饭大纲后,就去收拾寝室、调节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