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树丽
01.我来聊聊此书
《你好,小孩》的作者是前央视节目主持人李小萌,她也是《东方时空》的著名主播,同时也是亲子教育专家,萌享汇创始人。
《你好,孩子》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善意养育,如果以《善意养育》来作为书名我感觉更合适,但作者为什么选择《小孩,你好》呢?或许我们能从书的封面找到答案。
读,从封面开始
封面上女孩是李小萌老师的女儿,当然封面上的“小孩”不是李小萌的小孩,指的是所有的小孩。孩子坐的位置显然比妈妈高一点,就是在告诉我们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要保持平视或仰视的姿态,孩子是一个完整个体,我们要尊重孩子并对他们保持善意。
当然用《你好,小孩》作为书名也体现了界限感,因为之前李小萌曾主持过《你好爸爸》,《你好妈妈》这些节目,而《你好小孩》也是对此的一个延续版。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是孩子的参照物,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过程。
孩子在六岁之前,他的自我评价来自外界对他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一直能被善待,被爱包裹,被信任,可以自己做主,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事是他没有经历的,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有趣味,有期待,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当我们对孩子充满善意,那么孩子就会把这种善意反射出去,他会对别人也充满善意。
我们身边会有一些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他在生活中没有被善意地对待,所以他延续了别人对他的方法。
我们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不爱你,但他会不爱自己,他会变得更加脆弱或者更加暴力。
我见过自残的孩子,他们在手臂上用刀割伤自己,一条条血红的疤痕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孩子是孤独的,他们找不到情绪发泄的出口,唯一的方式就是自我伤害。
我们做教师的更好把善意传递给孩子们,不要觉得只有严厉严格严肃让孩子们考出高分才是对孩子更负责任,我们给孩子们爱、鼓励和信心,让他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才是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
比如班上的孩子们背诵课文,虽然他们读不准音标,一篇文下来需要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我依然会耐心辅导,对我来说我们不因为孩子基础差而给他们施加压力,不批评伤害,保护他们的兴趣,也是善意。
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坐公交会遇到爱心人让座,别人的善意教会了儿子主动帮助别人,他自然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出去,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不是善意的举动,这时候孩子也会出现不愿表达善意的思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导他一分为二看问题。
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要做对;不管别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好。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是外界压力的一个过滤器,而不是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放大器。
我也曾被善意的对待。一次因为自己的粗心,我骑车到了机动车道里面,司机并没有批评我,只是用手指指标示牌,提醒我走错道了,那一刻我倍感温暖和感动,他没有说一句话,但是用善意的提醒告诉了我错在哪了。
当我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学会了善意的提醒与温和的对待,所以善意的传递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特别的爱。
善意是双向的,你给别人善意,你自己也能够感受到善意,你骂对方一句,你自己也会觉得心颤。
所以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孩子传递给孩子们,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
02.听韩老师讲书
韩珍丽老师是我儿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所以我们应该是很早就认识的,虽然彼此交流不多,但是韩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笑脸相迎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充满善意的老师。
她加入我们老梁读书会之后,从听书到这次的读书分享,虽然她倍感紧张,但是我们读书会的每个成员都会用文字鼓励她,给她力量,这就是善意的传递。
按照我的建议,韩老师用“why --what--how”三步走的方式来设计她的分享,这是她的一个新尝试,也是我们读书会的一个再次尝试。
老李问我“为谁辛苦为谁甜?”,他说我忙碌的很多都是大家的事,但是我想说当一个人从利己走向利人的时候,所有的忙碌的都是值得并且最有意义的,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善意。
听韩老师讲书是最惬意和最休闲的时光,我们一周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花在读书上,我觉得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韩老师以“为什么我们用全部的爱对孩子,孩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呢?”开始,然后用六个“友好”展开自己的分享,整个分享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最重要的是韩老师在整个分享的过程中语言平和平稳平速,着实让我们惊叹。
我们做父母的就是普通人,我们不能要求自己是神,我们只是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们有情绪,我们会生气,甚至出现问题,这都很正常。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当我们用“我”开头来表达情感,我们的情绪就会好很多。
善意不需要高学历。
有一种教育叫做“不教而善”,当父母内心善良,充满善意对待生活,那么孩子得到的反射就是善意,这样的孩子就如一棵树只要根基是稳的,它就不会斜着生长。
我们总是会有偏见,比如对待留守儿童,我们总是觉得他们可怜,其实所谓陪伴与养育,不是说分分钟钟揪在父母身边,而是心理上觉得被爱,被重视。
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常识,孩子身边没有父母和孩子身边有一个天天揍他吼他的父母比起来,说不定没有父母更让孩子幸福一些。
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
韩老师特别提出父亲角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就是告诉我们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断往后退时,“咣”有堵墙能把他拦住,爸爸应该在孩子的关键时刻,有困难的时候发挥价值。
孩子是一辆车,我们只能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给他们及时提醒和引领方向,而不是告诉孩子“你一边去,我来开”,这样这辆车对孩子来说就没有意义。
孩子的幸福人生密码就是能够帮助他找到他自己是谁,然后在这个世界上,社会上的位置是什么,能够用自己的角度观察或改变这个世界。
03.老梁读书会成员交流分享
韩老师的分享给我们带来太过的启发,大家纷纷连线和韩老师积极互动,我突然想起“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火花”,读书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且读且思且行且正。
这本书和《父母的格局》这本书中都提到了“先做好自己,再做好妈妈”,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让孩子精彩,我们要学会把重心放在改变自己身上,因为我们精彩,孩子必也茁壮。
诗云老师第一时间完成了简更,她写文的速度在读书之后是最快的,果然热爱读书的人自然思维敏捷。
当然我们读书要有辩证的思维,书中提出孩子一岁前在公共场合哭闹,作为母亲我们不必在乎别人的评价,也不需要为孩子的哭去道歉,我觉得这个观点就不正确,不管怎样我们影响了大家,我们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善意,自然别人给我们反射过来的也不是善意,这就是容易发生矛盾的根源所在。
在公共空间里面,比如你在火车上、飞机上,旁边有孩子在干扰你的休息,干扰你读书,你要判断他的年龄段。我觉得一个六个月的孩子的妈妈,不需要为孩子哭去向全飞机的人道歉。
我们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在里面,“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学会选择,拿走书中最有帮助,最有实用意义的那一部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善待孩子,我们能激发潜能;善待家庭,我们便收获幸福;善待学生,我们才爱有所获;善待同事,我们赋能优秀;善待生活,我们熠熠闪光。
善意养育方能静待花开!
感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