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面试,面试官给我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那是关于太阳和风的寓言故事:太阳和风打赌,谁能使得行人脱下外衣,谁就能够胜出。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看到这样,刮得更猛了。行人冷得发抖,便穿了更多衣服。而太阳一出生,本身就具有热量,他把光线一照,行人受不了了,就脱掉了衣服。
很简单的故事,然后面试官问了我3个问题:
1.如果让你给这个故事取三个关键词,你会取哪三个关键词?
2.如果不考虑文章内容,就只是取个标题党那样的标题,你会取怎么样的标题?
3.对于你说的标题,如果满分是10分,你觉得人们打开的意愿度能达到多少分?
我感觉我的回答不太好。我记得我当时紧张的说出的那个标题是“能够令人脱下衣服的,竟然是这个原因?”。
尽管自己的表现不是很好,回答不够顺畅。但不知怎的,面试的过程令我有种愉悦感,也许我自己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很多东西吧,那种感觉很欢畅。
在感觉自己失利的时候,还很欢畅、很愉悦,大概别人会以为我傻了吧。
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让我第二天等通知。
我想,我大致知道我被out了。尽管我明白,没有通知就是没有通过面试,但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我还是找了HR,问了一下情况。因为我还想知道更多的原因,或者是更具体的原因。于是,我问了。
这时候,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不足:“文字上来说,商业化的程度不高。”
是的,不够商业化。
也许,取标题的时候,我应该说“想要成功,你首先得具备这样东西”?也许,就算我这样回答,也可能不会通过。鸡汤文横行,成功学泛滥,也许也很少有人点进去看吧。
现在的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标题党。内心有点失落、甚至是自责。最近不是把《文案训练手册》啃完了吗?不是还做了一万多字的笔记吗?这会儿,你怎么不会用了呢?
看来,实践经验还是不够,没能融汇贯通,运用到实际当中。对于很多文案编辑来说,取标题是个难题,要花很多时间去磨炼的,我不能着急,不能太急功近利了。不要烦躁,静下心来继续多学习吧!我这样鼓励自己。
开头的那个故事,想说明的道理是: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晓之以理胜于命之以令, 仁慈、温和与说服胜过强迫。用温和的方式更容易达到目的。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尊重,让人心生欢喜、心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可我没有能够好好根据这个内容回答好问题。这已经成了事实,但是,我还是想再鼓励一下自己:虽然我没有通过面试,成功地进入那个公司,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不够优秀。而能够通过面试的人,也并不是最优秀的。
想要更加优秀,还得继续加油,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