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小红书、知乎上看学习方法。什么一天背过一本书、8天背完所有英语单词。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是不是自己太笨了。人家学习用天来做单位,我学习用年。每次看都有种被碾压的感觉。我发现这些好方法到自己身上基本都失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别人眼中的好方法,自己用却没啥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直到最近我才弄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
001 画质越高、体验越差
在b站看视频时,获得了几天4K超高清画质的试用。说实话体验很不好,不是画面不清晰,而是太清晰了。但前提是你的网速足够好才可以。我看一会就要缓冲一会,断断续续,最后我还是换回了一般画质。
这种情况在学习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我们不缺好方法,但好方法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缺少条件,这些好方法自然没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就是针对性和成本。
再明确一遍:针对性和成本。
002 方法不错,可惜不适合你
我最近在小红书上找学习数学的方法,打算用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看完之后发现,数学从不及格到将近满分真的好简单。有这么好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很多家长、学生还在为数学学习而头疼呢?
我对比了几个高赞的学习方法,发现了问题所在。方法确实不错,但解决问题的范围有限。大部分都是解决“概念不熟”、“题目不会做”的问题的。基础不好那就记笔记,复习概念;计算弱那就多练习;没思路那就针对性刷题、整理错题。
这里会出现2个问题。
首先没思路,刷题和整理错题是手段,关键是要找到条件、定理、问题的联系,找到题目的套路。这种对总结归纳能力的要求很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缺少引导和反馈,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或是没有提升。最好是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基础以及当前能力水平的方法。
其次是审题问题,我们不仅要会做题,也要能拿分才行。我把数学解题问题分为4类:基础、审题、计算、思路。审题问题表面是粗心,但背后可能是答题习惯、知识基础、思维惯性等问题在作祟。刷题有效但效率低,找到背后问题在刷题效果更好。
比如学生出现2+3=6这个错误,如果学生注意力集中,他不会错。那么他解决这个错误的方法就是认真做题。但我们做题时不可能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关键。如果是学生有“2+3=6”的错误记忆,学生知道问题所在后,再次看到这样的计算他会想起自己记错的经历。多次练习后,正确的记忆就替换掉了错误的记忆。
所以,方法好归好,适合自己最重要。不要看别人用这个方法做到了什么,而是看自己能用这个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放到
003 只看效果,你看投入成本了吗?
我们总是看效果,但忽略达到这个效果的成本。
我在复习考研 ,既要被4本教育学的专业书,又要背过考研的单词。如何高效背诵呢?我查到的方法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睡前早起背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第一天背诵需要花费30分钟,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未来分别在1、2、4、7、15天后复习,那么在第15天时,你需要把复习第1、2、4、7天背诵的内容,同时要背今天背诵的内容。你有那么多时间吗?精力够用吗?我不够用,我是在第15天放弃的。
睡前早起背诵,效率确实是高,那么我是背教育学呢?还是背单词呢?我还打算用这个时间复盘、整理错题、做运动、做计划……
学习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成本的,差的学习方法是自行车,好的学习方法是跑车。无论什么车,你得投入能量,才能让车启动。这就是学习成本,成本可以分为3类:时间、精力、情绪。很多情况下,有时间,但是学习方法功耗过高,让人精力疲惫,情绪低落。
所以我们在选择方法时,一定要看自己的能量是否可以支撑得起方法的运行。就像前面提到的网速是否能够支持4K画质一样。
004 找方法:针对性+成本适合
不要看对方用这个方法快速提分,你就也直接套用这个方法。方法是对应问题而存在的,我们要针对自己的问题选择方法。
如果方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但需要投入成本过高怎么办?比如整理错题需要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背单词需要很多的时间。解决办法就是选择低成本的方法,感觉这句话是废话,哈哈哈。很多情况下,我们找不到刚好适合自己现状的方法,那我们就对这些方法打个折吧。
刷题没时间,那就一周只刷一个题型或一个月只刷一两个题型。
错题思路归纳不熟练,那就能归纳多少就归纳多少,不强求归纳完整的的解题思路。
背单词,艾宾浩斯记忆法做不到,那就减少每日背诵单词量或减少复习次数。
总之,投入的成本要在你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等自己变强大了,能够承受耗能更多的方法时,再去用那些方法。
005 我用于考研
要对自己好一点,写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帮助大家更好地找到并运用方法,另一方面是帮助我考上研究生。
我目前遇到的问题是:1、背教育学书籍,背诵慢效率低;2、背单词,耗时长;3、学数学,定义理解应用慢,题型解题方法迁移困难。
我自己探索以及学习了些方法?
1、背书,这个前几天也提过,这里再总结一下
①只确保今天和昨天的背诵内容熟练;
②只背过框架和主要关键词,正确率在80%左右,即5条允许有1条忘记;
③上午背诵、晚上复习、第二天早起直播费曼输出。
2、背单词,由于背书挤占了背单词的时间,所以我也要调整一下。
①12:30午饭后午睡前背单词,午睡后再复习一遍,14:00前
②晚饭前、排队坐车时用app复习单词。
3、学数学
①图卡笔记记录概念、定理、性质,同时在老师讲完定理推导后,自己要在草稿纸上独立推导一遍;
②题型卡,记录能理解但容易忘记的解题思路
③错题本,记录很复杂不容易理解的题目+解题思路
④刷题,根据题型卡和错题本刷例题,例题要吃透,吃透到能够看到题目后瞬间说出解题思路。
⑤步骤:复习→听课做笔记→把定理证明过程独立推导一遍→整理题型卡(难题整理错题本)→刷例题→二轮刷练习
⑥迭代方法,这就是后话了,我先做出SOP卡,实验一个星期,看自己能不能适应,看效果怎么样后再说。
4、上述方法做成SOP卡,打印出来,明天把图卡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