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

我坐在绿皮车的尾端,这里是十八车厢的最后一个座位。在我旁边的门后面就是两条长长的铁轨。

车厢是封闭的,所以我也无法像《风来了》里的掘井二郎一样站在车厢的连接处,等着风从远处送来的年轻女孩儿的帽子。

于是我安静地坐着,在拥挤吵杂的车厢里读书。书读得很吃力,因为小孩的哭声、嗑瓜子声、打牌声和凳子下传来的呼噜声总是让我分神。

于是我戴上耳机,继续看书。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很适合在闷罐一般的绿皮车里读的,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很清晰地告诉你什么是世间的形而上学。

毕竟,存在即合理。

可我终究是读不下去了,在旁边年轻女人怀里的婴儿终于发现了旁边的新玩具,他开始不断尝试抓住我书的一角往嘴里塞。

于是我放下康德,塞进包里,然后望着窗外。

窗外无非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而已,也并非有什么好看。

旁边的年轻女人撩起衣服开始旁若无人地给孩子喂奶。

我站起来,从地板下伸出的两只脚上跨过,跨过一个牌摊,再跨过一个象棋摊,穿越瓜子皮和花生壳,来到车厢中段,前面是排队等着上厕所的人龙。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终于走回了我的座位,一个翻着白眼的大叔已经在座位上打起了呼噜。

我把他叫醒,赶走,然后坐了回去。

火车开了45分钟,快到了。

我把目光转向窗外,我看到了二大爷家的耕牛。

然后是村口的那棵树。

我看到了树下那只黄狗。

还有爹佝偻的身子,和娘拼命舞动的红枕套。

一秒的时间,一闪而过。

别了,故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有不到10分钟,列车就会驶入火车站。 “进站了,进站了,要进站了!要下车的提前做好准备!进站了,进站了……”乘务...
    四千三百年阅读 1,450评论 0 5
  • 1.13日,春运第一天,我坐上11:18出发,上海-成都的绿皮列车。 初次见到我们车厢的列车员时,有些吃惊,留着整...
    洛家仁人阅读 3,060评论 0 6
  • 转自微博 @游识猷 有种说法是“生孩子虽痛,但没有一个女人曾因生孩子痛死”。我对此持谨慎怀疑的态度。比方说吧,疼痛...
    HenryDong阅读 1,877评论 0 0
  •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尴尬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时间里,这仿佛成了序列的顺序。前面有了一个姐姐,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有了标杆...
    羽灿萌阅读 1,099评论 0 0
  • 前一段时间一篇名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最近又有一篇名叫《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的文章,...
    永不望天阅读 2,905评论 2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